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 >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时间:2024-05-2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51

2004年美国对中国等国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案例分析

一、案例回放

2004年2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议对原产于中国等6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这一消息在中国水产业,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并对我国虾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浙江省作为我国的渔业大省,于2004年4月全面停止对美国的虾产品出口。在2004年3月至6月期间,中国虾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仅为1010吨,同比下降了85.9%,其中4个月的出口量比前2个月下降了37.6%。整个200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海产虾数量为6.61万吨,同比下降了18.84%,金额为3.38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3.78%。与此同时,2004年美国的虾产品进口量达到50万吨,中国虾产品的占有率为13.2%。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几乎失去了美国的虾产品市场。这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涉及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在这一案件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审视,为今后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提供借鉴。

二、案件背景

2002年1月,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阿拉巴马、佐治亚、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和南卡罗莱纳等8个州的养虾业,共47家企业组成了“南方虾业联盟”。该联盟以本国虾产业利益受到进口虾威胁为由,商议对来自泰国、中国、越南以及南美国家等16个国家的进口对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诉讼申请,并聘请律师搜集证据。然而,由于2002年春季异常低温导致墨西哥湾野生对虾捕获量减少,美国南方虾类产业面临的生产下滑问题凸显出来。根据美国《1921年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由于进口到美国的外国产品以低于或将要低于美国价格,或者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可能会对美国某一产业造成损害或该行业的建立受到阻碍时,财政部长可以发布裁决公告。如果购买价格或出口商销售价格低于外国市场价格(在不存在可比市场价格时,低于生产成本),就应该对出口商征收相当于这些差额的特殊反倾销税。

2002年7月,美国对虾加工商也加入到“南方虾业联盟”,使涉案产品的范围从原料虾扩大至对虾加工品。2000年,美国参议员特·伯德提出并获通过的《伯德修正案》允许将关税收入补贴给最先提出倾销诉讼的美国企业。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美国向提起倾销诉讼的企业共补贴了8亿美元。业界人士预计,在本次虾反倾销案中,即使仅对目前六个国家50%的进口虾数量征收15%的反倾销税,关税总额也将达到1.8亿美元。据此计算,参与和积极支持本次反倾销诉讼案的217家捕虾业者,每家可从征收的反倾销税中平均分得82.9万美元的补偿金。这也是美国企业积极申诉的重要原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介绍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中国陶瓷产品出口依赖海外市场,但近年来遭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如巴西、印尼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积极应诉,但面临律师费用高昂、国家支持不到位等困难。官员建议成立反倾销基金会以扶持遭遇贸易

  •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应附有哪些证据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应附带的证据类型,包括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对国内产业的损害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倾销对出口国的影响,包括挤占市场份额、损害消费者利益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

  • 一、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发展态势。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诉讼次数日益增多,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且实施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自中国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

  • 欧盟对华反倾销案案例分析

    该产品是铁合金的一种, 其中钼的含量在45%到80%之间, 余下的部分是铁和少量的杂质。2001年8月8日,欧委会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钼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根据各应诉企业的不同情况,欧委会分别对中国企业裁定了36%至263 %的临时反倾销税税率。

  •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 中美水产反倾销案例分析
  • 国际反倾销法的制度缺陷:中欧鞋业贸易案例分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