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海损担保的方式
(1)由货方提供海损保证金:即由货方在提货之前,向船方提供分摊共同海损的现金担保。
(2)由货物保险人提供海损担保函:该担保函是货方向船方提供经货物保险人签署的、保证分摊共同海损的书面文件。
(3)签署海损协议书:海损协议书是由船货双方签署的、保证分摊共同海损的书面文件。
(4)签署不分离协议:不分离协议是指在发生共同海损后,由船货双方共同签署的关于共同海损分摊的义务不因货物的转运而发生变化的书面协议。
(5)行使货物留置权:这是指当货方拒绝参加共同海损分摊且拒绝提供担保时,船方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内留置其货物,并可以申请拍卖货物或以其他方式出卖货物,以所得货款来抵偿其应得到的共同海损分摊金额。
共同海损担保是指为了确保共同海损分摊,经利益关系人的要求,由各受益方或分摊方做出的保证行为。出现共同海损后,船长或者船东应在船舶发生共同海损之后到达第一个港口的合理时间宣布共同海损,并通知货方及船舶保险人。如果不采取一定的保证性措施,待船方将货物放行后,一旦货方拒绝分摊,则船方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因此,虽从理论上说,提供担保,既可以是船方,也可以是货方,但通常都是由船方要求货方提供担保,如货方拒不提供提担保,船东对货物具有留置权。
关贸总协定中的非歧视性贸易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该原则旨在保证各国间非歧视地开展贸易,体现于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关贸总协定的多项协议条款中。然而,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同时,市场准入机会的存在取决于关税的运用,关税应受到约束且不对不同来源的进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的定义和相关内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是出口信用机构向贷款银行提供还款保障的政策性保险,承保政治和商业风险,赔付比率为95%。其依据基础合同是出口买方信贷贷款协议,保险货币一般为贷款协议货币。保险责任包括因政治事件和商业事件导致借款人未履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市场化程度提高,保险品种增加,开拓国际保险市场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然而,国内保险市场受到冲击,管理难度加大,人才队伍不稳定等消极影响也随之而来。对此,应采取逐步开放市场、适当限制外资企业进入、选择合适
国际贸易中的几种常见术语,包括货交承运人(FCA)、船边交货(FAS)、船上交货(FOB)、成本加运费(CFR)、成本运费保险费(CIF)、运费付至(CPT)和运费保险费付至(CIP)。这些术语涉及货物的交付、风险转移、运费负责、保险责任和关税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