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土地转让 > 土地使用权出让:权益与解读

土地使用权出让:权益与解读

时间:2024-10-26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7396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定义和特征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主体特征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是土地的所有者——国家,而受让方可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尽管出让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在具体行使出让权时,一般由土地所在地政府及其所属的国土局作为具体代表。

内容特征

土地出让方将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受让方,受让方需要支付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受让人获得的是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土地使用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程度的处分权。这些权利表现为对土地的使用权、转让权、出租权、抵押权等民事权利。

客体特征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客体是国有土地,主要指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属于全民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用后转为国有土地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土地,只有在转让后才可以获得使用权。各地规定,自然资源、埋藏物、隐藏物不在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范围之内。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原则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保持国家对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前提下,通过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创造财政收入。为实现这一指导思想,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严格管理的原则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旨在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国有土地。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盲目出让和开发将影响地方规划和整体规划的协调发展,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因此,我国法律规定了严格的审批登记制度。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每幅地块的出让、用途、年限和其他条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城市规划、建设、房产管理部门共同拟定方案,并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土地使用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按规定办理登记,取得土地使用证。如果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用途,应征得出让方和有关部门的同意,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进行相应的登记。

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是以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为基础的,因此应遵循民事关系的平等、自愿、有偿等基本原则。国家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分为行政管理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当国家依法管理土地使用、转让、出租、抵押时,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当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出让合同时,双方之间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遵循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出让合同遗失的处理方法

    土地出让合同遗失的处理方法,包括合同遗失后如何补办和作废,以及土地出让合同的履行要求和解除情况。对于遗失合同的情况,需携带相关证明文件去国土局查询并补办或重新签订合同,同时在媒体上登报申明原合同作废。在履行过程中,需遵循动工开发期限、土地利用条件和用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法律依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法律依据,包括转让条件、征地的费用支付、土地补偿费分配以及农户转让承包行为的有效性等。承包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而征收集体土地需支付多项费用以保障农民权益。此外,不同地区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方式也有所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承包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获得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利,包括使用、收益等权利,并可依法互换、转让、流转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的生效及转让程序需要经过提出申请、审核、登记、评估、信息发布、自愿协商、签订合同等步

  • 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权的暂行规定

    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权的规定。其中涵盖了适用范围、有偿有期使用制度、申请使用土地的程序、土地成片开发经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租合同等内容。同时,详细说明了与外商投资企业签订土地使用合同时的各种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用地规模、年限、用途等,并规

  • 军队土地使用期限
  •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 协议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