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陆媛
在进出口连续数月下降之后,外汇管理政策也相应作出调整,以促进贸易便利化。CBN获悉,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日前发布相关文件,调整、完善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只要取得货权证明,在取得报关单前对外付汇时,无需办理预付货款登记手续。
此次政策一项调整内容是,企业在取得海关签发的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之前对外付汇时,如果已取得海运提单、海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收据、多式联运单据、邮包收据等运输单据,或在“中国电子(1.1,-0.02,-1.79%)口岸-进口付汇系统”中已有进口货物报关单电子底账,无需办理预付货款登记手续。
一位外汇局人士告诉CBN,报关单周转较长,有些企业不能及时拿到报关单,往往出现货物已到但报关单未到,影响企业付汇。上述政策调整,对企业肯定是有好处的。
“今后企业可以省去一些麻烦,少跑几趟银行,手续上简化一些。”一家中资银行的国际业务部人士称。
外汇局还调整部分贸易信贷登记管理方式:对企业延期付款可付汇额度实行余额管理,不再执行年度累计发生额管理;境内银行为境内进口方开立的信用证,其项下境内进口企业的延期付款和预付货款,无需办理贸易信贷登记手续;境外银行为境外进口方开立的信用证,其项下境内出口企业的预收货款和延期收款,应办理贸易信贷登记手续。
去年7月,外汇局联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文,规定对出口收结汇实行全国联网核查,对货物项下贸易信贷实行登记管理。企业出口收汇(含预收货款)应先进入直接以企业名义开立的银行待核查账户,未经银行核查,账户资金不可结汇、划转或对外支付。
这一政策主要目的是抑制异常资金流入,也影响到企业资金到账和周转。不过,目前形势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资金流向已出现变化:部分地区出现贸易结售汇顺收大幅缩小、远远低于贸易顺差的状况;有些地区一季度资本项下已出现逆差,并有扩大趋势。另一方面,外贸形势严峻,连续数月下滑,进口降幅超过出口。据海关总署统计,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4.9%,出、进口总值分别下降19.7%、30.9%。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进出口企业的困难,去年12月,外汇局微调相关政策并规定:一般企业出口货款预收汇比例,由原来的10%调整为25%;一般企业进口货款延期付汇比例,由原来的10%调整为25%,企业在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中办理提款登记的等值3万美元以下的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不纳入货款预收汇和延期付汇比例限制。
采购风险管理在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性。采购作为企业供应链的源头,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利润实现。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市场,企业需加强国际采购的风险控制。风险价值分析能降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采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采购计划风险、存量风险和价格风险
最惠国待遇的定义和条款。最惠国待遇是将一方给予的优惠不低于第三方所获得的待遇,这是一种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承诺给予的条约规定。最惠国待遇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无条件与有条件、无限制与有限制、互惠与非互惠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最惠国待遇在适用范围和条件上有所区别。
办理自动进口许可证所需材料。首次办理需准备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并复印第二联填写,还需提供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生产能力说明、进口设备物料清单及企业合同章程等相关材料。而第二次办理则需提交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复件第二联及其他相关文件
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的定义及适用范围。自动进口许可证适用于任何企业,主要用于统计进出口业务量,其办理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自动进口许可证由外经贸部授权机构签发,申请需提交相关材料。许可证有效期为六个月,可延期或变更。部分贸易方式可免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