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货币金融 > 国际融资 > 并购融资工具国际比较研究(二)

并购融资工具国际比较研究(二)

时间:2024-10-08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314
2.我国权益性并购融资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融资并购分析

融资方式的限制

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并购融资时面临着融资方式单一的问题。除了依靠银行贷款外,发行企业债券的要求也相对严格。因此,一些上市公司选择通过增发A股或H股的方式来确保并购的完成。

增发新股的问题

《证券法》对于增发新股募集资金的发行条件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财务指标和时间间隔等方面。然而,在实际运用增发进行收购活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募集资金进行的收购活动多是关联公司之间的非实质性收购,增发融资成为了"圈钱"的手段,收购行为变成了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收购行为,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换股并购在我国的运用分析

换股并购的起步

我国资本市场上真正意义上的换股并购始于**同方与**鲁颖电子的合并。在**同方换股并购**鲁颖后,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进行换股吸收合并的案例,但这些合并都属于试点性质,主要发生在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换股并购发展并不迅速,其原因主要包括:①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规范限制了换股并购的适用范围;②非有效证券市场的不规范阻碍了上市公司之间的换股收购;③换股比例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④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因此,针对涉及并购公司增发新股等具体操作细则的问题,仍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

建议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①逐步推进上市公司之间的换股并购,规范证券市场;②尽快制定与换股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操作细则;③以换股并购为切入点,发展综合证券收购方式。在发展换股并购方式时,逐步完善现金、股票、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证券收购。在境外公司收购实践中,综合证券收购的使用率逐年增加。④在发展换股并购的同时,注意加强相应的监管措施,以防止其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

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的融资机制分析

从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的员工持股制度的具体运作来看,职工持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资产认购,没有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例如,大*交通完全由职工自己出资认购股份。而**集团实行职工持股的资金来源包括职工个人出资、公司提供的贷款以及从公司奖励基金和福利基金中提取的部分奖励基金,各占比例约为1/3。**集团职工持股制度中公司为职工提供贷款的做法借鉴了美国企业的财务杠杆方式。然而,目前金融机构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还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一系列配套的法规支持,如税收优惠等。金融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于解决银行贷款问题、促进投资和消费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际股本融资的定义和特征

    国际股本融资的定义和特征。国际股本融资是向国际投资者发行可流转股权证券的国际融资方式。它限于特定类型的公司已股份化的组织,发行人和投资者可能处于不同国家或地区。融资的特征包括采用记名证券形式、可自由流转、具有技术性和程序性要求等。中国实践中的境外股本

  • 外资金融机构对外汇业务和非外商投资企业的部分外汇业务的条件

    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进行外汇业务和非外商投资企业部分外汇业务的条件。针对不同类型的外资金融机构,如外国银行分行、独资银行、合资银行、独资财务公司和合资财务公司,文章详细列出了它们开展各类业务所需的营运资金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要求。同时,文章还涉及这些机

  •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方式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多种方式和相关风险。包括授信开证、进口押汇、提货担保、出口押汇业务、打包放款、外汇票据贴现、国际保理融资业务等融资方式,以及信用风险、汇率风险、代理行风险、融资产品风险等存在的风险。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控策略,包括严

  • 中国将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举借外债实行总量调控

    中国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举借外债的总量调控措施。中国发布《外债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应对外资金融机构外债管理的新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防范外债风险。中国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外负债纳入国家外债统计监测范围,并根据外资金融机构外债管理的特殊性制定具体管理办

  • 国际贸易融资背景
  • 贸易融资的法律概念
  • 在自由和保护下的多边贸易体制理论价值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