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临时工 > 非全日制用工法律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非全日制用工法律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时间:2025-02-27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3306
如果实行朝九晚五、一周工作五天的员工,是全日制员工,如果没有正常的工作时间,随意性参加工作的,就是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人仍然是受到劳动法的保护的,那么,非全日制用工法律风险是如何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1. 被认定为全日制用工导致的法律风险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根据日、周工作时间范围进行界定。然而,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引发用人单位的法律风险。最大的风险是将非全日制用工方式误认为全日制用工,主要原因包括:因加班等原因导致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时限;未签订非全日制用工书面协议且缺乏考勤记录,无法证明实际工作时间等。

如果非全日制用工被认定为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全日制用工的相关规定履行义务并承担相应责任。这包括但不限于: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双倍工资支付责任;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关系,否则将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责任。

2. 被认定为劳务关系导致的法律风险

由于未签订书面非全日制用工协议或未依法购买工伤保险等原因,非全日制用工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如果在用工期间,劳务提供者发生人身意外,企业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且无法通过工伤保险方式将赔付风险合法分散。因此,这种法律风险较高。

3. 未购买工伤保险导致的工伤赔付风险

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并未要求非全日制用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非全日制用工仍属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由于非全日制用工人员流动性大,人员增减调整方便,许多单位未将非全日制劳动者纳入单位人力资源库,容易忽视社会保险购买义务。同时,一些劳动者为了多获得现金而要求用人单位不购买社会保险,导致用人单位未为非全日制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情况大量存在。

如果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一旦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向工伤者支付相应工伤保险待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小时工加班费问题的法律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时的加班费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标准工资的300%支付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不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将加班费计入工资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是违法行为。

  • 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

    防范和控制施工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和机构,采用统一的合同文本并严格评审,建立印章使用制度并加强履约管理。企业还应提高防范能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自身权益。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失误和市场风险,降低合同纠纷和经济损失。

  • 涉案当事人逃废债问题的应对

    应对涉案当事人逃废债问题的多种策略。包括信贷风险排查、资产申报与保全、抵押房地产处置问题的应对等。对于抵押房地产被异地法院先行查封、价值缩水、无证房产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同时,还讨论了抵押房产拆除重建、有证土地与租赁土地混合房地产、被执行人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小王酒后误事,公司索赔是否合法?
  • 临时工的转正问题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不一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