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农业法 > 农民权益保护 > 农民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缺位与问题分析

农民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缺位与问题分析

时间:2025-02-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6404
[摘要]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保护的根源就在于法律制度上的缺位。从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社会保障法、诉讼仲裁法以及国际法等法律制度层面来为我国农民权益保护提供全方位的制度支撑,是有效解决我国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根本之策。

一、问题分析

我国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十分复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但农民的权益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社会权利保护不足

农民的选举权、受教育权、身份平等权、迁徙自由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普遍的社会权利未得到充分重视。农民进城打工的户籍身份不平等待遇,农民及其子女的选举权和受教育权与城市居民不平等,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民的覆盖不全面。

2. 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护不力

农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尤其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一些地方政府非法、强行征用土地损害了农民的权益。

3. 司法救济权利缺位

广大农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在司法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农民享受司法救济的权利受到限制,无法获得公平的法律服务,实现司法公正。

二、问题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存在有以下原因:

1. 社会原因

乡土社会的残留影响和现代公民社会建设不完善导致农民权益保护不足。乡土社会的变化虽然发生了本质性转变,但仍然存在影响。现代公民社会仍处于建设阶段,社会流动性强,社会心理失衡,社会控制力量削弱,尤其在广大农村社会更为明显。

2. 政治原因

长期以来,政治过度组织化导致国家对社会、政治对经济的超强力干预。虽然我国正逐步转向服务型政府,但这种转变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有效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3. 文化原因

我国传统文化中无讼思想的影响使得广大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形成了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的消极氛围。广大农民对寻求法律帮助维护合法权益存在心理阻碍,新的法治文化和公民文化尚未深入农民的思想意识中。

4. 法治原因

我国法治建设在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还不够完善,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在现行法律制度中得不到充分体现,存在立法源头上的空白和障碍。

农民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和谐运行

一、农民权益保护法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权益保护法》的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立法保护农民权益,对保护我国农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在该法律出台之前,从法律制度层面对农民权益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并保证其和谐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二、解决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对策

为了解决当前农民权益保护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农民社会权利的保护,确保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选举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益。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能够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2. 强化土地权益保护

加强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制定公正的法律制度安排,防止非法、强行征用土地,损害农民权益。确保农民的财产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3. 提升司法救济保障

加强农民对司法救济的权利保障,通过法律援助解决农民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纠纷,实现公平的法律服务,促进司法公正。

4. 加强法治建设

完善我国的法治体系,确保法律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文化和公民文化。

5. 推进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

加快社会转型进程,建设现代公民社会,增强社会控制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推进政府转型,由权力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保障农民权益的实现。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民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民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和谐运行,促进我国农民权益的全面保护。这将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政协委员建议规范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

    政协委员对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建议。文章指出农村农田丢荒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五个建议:规范推进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和放宽补贴范围、加强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农田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目的是提高

  • 建房过程中产生人身伤亡事故的特点

    建房过程中产生人身伤亡事故的特点和原因。事故涉及建房者、承包人和受害人的弱势群体,他们文化层次低、缺乏法律知识,且工程多为单包工程和低成本房屋修建。房屋设计缺乏专业性,施工全凭经验和想象。事故处理难度大,当事人之间对立情绪大,不易协商调解。事故数量每

  •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评析和改进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治理主体缺位、方法滞后等。同时分析了农村环境治理涉及的主要要素,并提出引入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来解决治理主体缺位的问题。为改进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并加大投入和力度。农村环境治

  •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的意见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的意见,旨在合理利用集体土地,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科学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下放审批权限等措施,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确保农民建房质量安全。同时,建立农村建房开工审查制度,严把

  • 农民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缺位与问题分析
  • 农村宅基地拆迁应要如何补偿
  • 消费争议的特点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