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合伙作为一种合伙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个人合伙的合伙人为自然人,与法人合伙不同。个人合伙适用《合伙企业法》,而法人合伙适用《民法通则》。
个人合伙的成立需要合伙协议作为前提。根据《民法通则》第31条规定,两个以上的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称为个人合伙。合伙协议不仅是合伙成立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也是合伙人权利义务的依据,并成为司法机关处理合伙债务纠纷的依据。
合伙协议一经订立,对各合伙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合伙人依合伙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合伙协议不得随意修改、退伙或转让出资,除非经合伙人全体同意。增加新的合伙人也需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合伙协议的修改和变更必须经过合伙人的共同协商和自愿达成。
合伙协议应载明合伙企业的名称、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合伙目的和经营范围、合伙人的姓名及住所、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出资的期限、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办法、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入伙和退伙、解散与清算、违约责任等事项。
个人合伙要求合伙人共同出资,作为合伙组织的物质前提。合伙人的出资数额可以是均等的,也可以是不均等的。出资可以是实物形态的,如房屋、资金、设备、工具等;也可以是无形财产,如劳务、技术、信誉等。出资方式几乎没有限制,只要其他合伙人同意即可。
合伙出资构成合伙财产,各合伙人对合伙财产享有平等使用权,合伙人的经营权利不因出资多少而不同。
个人合伙要求合伙人在共同出资的前提下,直接参与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合伙是一种共同经营、共同劳动的关系,合伙人应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合伙经营。如果没有在共同需要、共同目的和共同利益下的共同劳动与经营,就不构成合伙关系。
个人合伙要求合伙人分享经营利益,并对合伙债务负连带责任。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分享合伙经营所带来的利益。在合伙期间,如出现意外事故等风险,合伙人需共同承担损失。合伙的对外债务由合伙人连带承担,债权人可向任一合伙人追偿,受追偿的合伙人不能拒绝,也不能以自己的份额为由进行抗辩。
中国大陆合伙形式的分类,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和合伙企业。文章重点阐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的区别,包括成立条件、协议形式、工商登记、分支机构设立、责任承担、诉讼主体资格等方面。此外,还提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在税收管理、破产程序、非货币资产出资以及利
合伙人身份继承程序和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继承问题。在合伙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取得合伙人资格并继承财产份额。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在投资人死亡后由继承人继承,根据不同情况可能发生企业解散、单一继承人承继、多个继承人分别继承等情况。处理时需综合
合伙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指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合伙从早期的契约共同体逐渐发展为组织共同体。合伙组织由合伙契约和合伙组织体两部分构成,其作用是约束合伙人内部关系以及代表合伙与第三方建立法律关系。在我国,成立合伙组织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有书面合伙协议等。
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报告义务履行方式,包括定期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和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合伙人拥有对执行事务的监督权。执行事务合伙人有权提出异议并暂停事务执行,若受委托人不按协议或决定执行事务,其他合伙人可撤销其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