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工资条可以作为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员工对于自己的收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工资条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为证据之一的工资条不仅可以用于认定企业是否按时发放工资,还在劳动争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即使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能够提供工作证、工资支付记录或考勤记录等凭证,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仍然可以被认定为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因此,工资条作为劳动关系的凭证,用人单位应该提供给劳动者。
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工资单,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工资清单。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投诉。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可以通过电话、信函、来访、网上等方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察机构进行举报。
投诉应当由投诉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递交投诉文书的形式提出。投诉人即为权益被侵害者本人,与投诉事项之间具有直接利害关系。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上述期限从违反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行为具有连续或继续状态,则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工伤,劳动者如何申请公司理赔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提供工资支付凭证、身份证明文件、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和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证据来认定劳动关系。其中,部分凭证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的意义及程序。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通过公正的裁决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需在我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进行。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及所需证据种类和范围也被详细阐述。同时,文章强调了工作期间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的重要性。
突然离职与旷工行为的区别及后果。离职指员工终止劳动关系,而旷工是未经批准缺勤。突然离职可能导致用工单位采取制裁措施,如拒绝出具离职证明、要求赔偿或扣发工资。但单位在采取措施时需注意法律风险和证据充分性。
寒暑假劳动关系的认定。学生与雇主之间的关系被认定为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学生打工不受劳动法律保护。劳动关系的认定时间是从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需要满足主体资格、劳动管理和业务组成部分等要件。劳动者应收集相关证据以证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