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轮运费主要由基本运费和附加费两部分构成。基本运费是指班轮公司为一般货物在航线上各基本港口间进行运输所规定的运价,是全程运费的主要组成部分。附加费是指班轮公司承运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货物,或者由于燃油、货物及港口等原因收取的额外运费。
基本运费的计算标准共有以下六种:
按照货物毛重计算的称为重量法。费率表上标注“W”(Weight),以每吨作为运费计算单位,吨以下到小数点后三位。
按照货物体积计算的称为体积法。费率表上标注“M”(Measurement),以每立方米(m3)作为计算单位,立方米以下到小数点后三位。
按照货物的价值作为运费计算标准的称为从价法。费率表上标注“AdVal”(AddedValue)。
有以下四种具体的选择方法:
上述四种方法根据不同货物由承运人选择使用。
采用综合法计费的货物,除按重量吨或尺码吨计收运费外,还要加收从价运费。即:
有些货物无法衡量其重量或测其体积,又非贵重物品,如活牲畜、汽车等,均按件(只、头、辆)为单位计算运费。
在以上六种方法中,食品、纺织品、土畜产出口多以体积法为计算标准,也有一小部分按重量或重量/体积选择法为计算标准。体积法的计算方法是:以一个立方米(m2)作为计费单位(又称尺码吨),小数点后取三位,第四位四舍五入。例如,食品罐头一批共150箱,每箱体积为40cm×30cm×32cm,该批罐头的尺码吨(立方米)的计算公式为:
长(m)×宽(m)×高(m)×包装件数=体积(m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的承运人责任限制规定及其联系。该法参考了国际公约和惯例,包括单位责任限制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主体,但并非专门为承运人设计,且有明确的例外条款和侵权行为的限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承运人的利益。
CIF条件下买卖合同中滞期费的问题。在航次租船合同中,装卸时间、滞期费和速遣费是重要特征。CIF条件下,卖方需订立运输合同,但有时会产生滞期费争议。文章通过两个案例分析了在卸货港产生滞期费时,卖方是否应向买方追偿的问题。第一个案例中,仲裁庭认为卸货时
《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中实际承运人制度的确立背景、规定及我国法律的引用。因航运实践中托运人与实际承运人不同常引发法律问题,为此,《汉堡规则》明确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和责任,区分了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的责任范围。我国《海商法》也引用了该
中国《海商法》第四十一条关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该合同涉及承运人和托运人,定义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标的是海上货物运输行为,而船舶是履行合同工具。此外,合同具有双务、有偿、涉及第三人的特征,并且通常属于要式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