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证责任中,先诉抗辩权只适用于一般保证,而不适用于连带保证。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清偿次序有先后之分,债务人为第一次序,保证人为第二次序。因此,当主债务履行期限届至而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只能先请求债务人履行,保证人没有先诉抗辩权。而在连带保证中,保证人对主债务的履行没有先后次序之分,保证人与债务人属于同一次序,因此保证人也没有先诉抗辩权。
当保证人主张先诉抗辩权时,法官需要判断保证人是否实际享有该权利。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以下三种情况下一般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债务人的住所发生变更,包括国内迁移和由国内向国外迁移。如果债务人的住所在保证合同签订之前就已经变更,那么债权人愿意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债权人只有在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要求履行债务困难时,保证人才不享有先诉抗辩权。重大困难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需要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自由裁量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债务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是重大困难的必要条件。然而,这一解释并不排斥其他可能出现的重大困难情形,法官需要根据立法意图和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当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时,意味着债务人无法清偿全部到期债务,其他民事执行程序被中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将对债权人造成明显不公。根据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后即进入破产程序,债权人无法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因此保证人没有必要行使先诉抗辩权。
先诉抗辩权是保证人的一项民事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保证人可以在合同订立时明确放弃先诉抗辩权,也可以在合同订立后明确表示放弃。在国外,明示或默示的放弃方式都可以,但我国法律只承认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放弃。一旦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放弃先诉抗辩权,就不能再行使该权利。如果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而保证人未拒绝而履行了义务,就视为放弃了先诉抗辩权,不能事后以抗辩权为由请求返还。
保证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及条件。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才有追偿权,且必须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时主观上不能有过错,否则不能向主债务人追偿。如果保证人在可以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权而没有主张时清偿了债务,则不能再向债务人追偿。具体问题应咨询专业
放弃一般抗辩权的可行性和风险。保证人作为权利的持有者,可以选择放弃抗辩权,但这样做可能在未来追偿过程中面临困难。一般抗辩权是保证人在面对债权人请求时的一种防御性权利,具有多种属性。放弃抗辩权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但必须符合法律原则。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票据保证人的责任在于与债务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范围包括票据金额、利息和费用等。与一般保证中的补充责任不同,票据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是连带责任,无需先向被保证人请求履行债务,可直接向保证人请求付款。此责任旨在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