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放弃一般抗辩权
时间:2025-05-05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中,虽然我国的法律允许抗辩权的放弃,但是这是有很大风险的,一旦我们发起自己的抗辩权,这就意味着在以后的追偿中将会带来很大的难度。那么,究竟可以放弃一般抗辩权吗?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大家具体介绍。
尽管我国法律允许放弃抗辩权,但这样做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保证人放弃了一般抗辩权,将在未来的追偿过程中面临巨大困难。因为这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所以除非必要,一般不建议放弃抗辩权。
一、保证人是否可以放弃一般抗辩权
抗辩权是一种权利,权利是可以放弃的。要放弃抗辩权,权利人需要以书面形式或行为方式表示放弃的意思。
二、一般抗辩权的性质
一般抗辩权是保证人以通常的事由对抗债权人的保证债务请求权的权利。一般抗辩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属性:
- 一般抗辩权是保证人在债权人提出清偿要求时的防御性权利。当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时,保证人可以基于债务人的地位、主债务人的抗辩权或其他权利,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行使一般抗辩权。但如果债权人没有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保证人即使有行使一般抗辩权的理由,但没有行使一般抗辩权的必要。
- 一般抗辩权是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当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时,不论保证人是否应当承担保证责任,也不论主债务人是否具备清偿债务的能力,保证人可以基于任何事由拒绝债权人的请求。
- 一般抗辩权是所有保证人都享有的权利。无论保证人承担的保证责任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都享有一般抗辩权。根据我国担保法第20条的规定,保证人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保证人的一般抗辩权不仅包括债务人的抗辩权,还包括保证人基于一般债务人的地位所享有的权利。
抗辩权的放弃
抗辩权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因此可以放弃。保证人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或直接行动放弃一般抗辩权。一般抗辩权是保证人的一种抗辩权,旨在保障其基本权益。在合同履行中,合同当事人享有多种抗辩权,其适用对象各不相同。
一、抗辩权的放弃可以约定
根据合同法,抗辩权可以在合同签订前约定放弃。
二、抗辩权的特征
民法中的抗辩权有很多种,例如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时效消灭抗辩权等。除了具有民事权利的一般特点外,抗辩权还具有自身的特征。
- 抗辩权的客体是请求权,且该请求权只能是具有财产内容的抗辩权。民事权利可以分为请求权、抗辩权、支配权和形成权四种,其中抗辩权的客体是他人的请求权。抗辩权是对他人请求权的一种权利,其行使结果是使他人的请求权暂时或永久无法实现。同时,抗辩权的客体只能是具有财产内容的请求权,例如物权的请求权、债权的请求权。具有人身内容的请求权(如人格权请求权)不能成为抗辩权的客体,因为在民法上,对人身权的保护优先于对财产权的保护。
- 抗辩权是一种防御性而非攻击性的权利。只有当一方当事人行使请求权时,另一方当事人才能对其进行抗辩。例如同时履行抗辩权,只有在负有同时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请求履行时,另一方才能行使抗辩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因此,抗辩权永远是消极的、被动的,其主要作用是防御。
- 抗辩权的有效行使是对请求权效力的一种阻碍。抗辩权并不否认相对人的请求权,也不改变或消灭相对人的权利。例如不安抗辩权,当负有先行支付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认为对方的财产明显减少,存在对待给付的困难时,可以拒绝自己的给付。在抗辩权的行使中,只有在权利人请求给付的前提下,义务人才能拒绝给付。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抗辩权的放弃是有法律依据的,符合法律不禁止即自由的基本原则。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能否放弃一般抗辩权
放弃一般抗辩权的可行性和风险。保证人作为权利的持有者,可以选择放弃抗辩权,但这样做可能在未来追偿过程中面临困难。一般抗辩权是保证人在面对债权人请求时的一种防御性权利,具有多种属性。放弃抗辩权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但必须符合法律原则。
-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构成条件包括双方存在同一双务合同、债务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等。效力方面,后履行一方有权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当时拒绝其履行要求,且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仍可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
可以对信用卡进行财产保全吗?
信用卡是否可以进行财产保全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要信用卡与案件有关或符合申请保全的范围,人民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查封和冻结。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信用卡诈骗罪的相关内容,包括构成要件和如何区分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等。
-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对于先履行抗辩权,当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选择不通知对方,未通知不构成合同责任;而对于不安抗辩权,应及时通知对方。对于先履行义务一方存在重大瑕疵或部分履行的情况,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时应通知对方,给予对方改正机会,以减小损失。
-
民法典借款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