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公司可以雇佣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但不得雇佣年龄不满16周岁的员工。由于未成年劳动者处于生长发育期,并需要接受义务教育,公司负责人应采取特殊劳动保护措施,确保未成年劳动者不从事禁忌的劳动。同时,未成年劳动者也应增强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公民,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合格主体,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有效性。然而,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以及其他禁忌的劳动。与此内容相关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
1. 用人单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时,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还需要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劳动行政部门会根据《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和《未成年工登记表》,核发《未成年工登记证》。
2.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审核未成年工的体检情况和拟安排的劳动范围。
3. 未成年工上岗时需要持有《未成年工登记证》。
4. 《未成年工登记证》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指出校园欺凌是一种常见现象,并对受害者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校园欺凌的问题,包括一些性质严重的恶性案件。根据相关法律,学校应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保护义务,如果未尽到职责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学校应
抢劫罪中被告人的辩护词。被告人因未成年且为从犯,具备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此外,被告人认罪态度良好,无前科,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根据未成年人保护原则,请求法庭对被告人减轻处罚。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对抢劫罪有具体
中国关于童工的年龄界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且禁止各类单位招用童工。但在文艺、体育等特殊领域,若获得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此外,学校、培训机构可组织未成年人进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包括从宽处理、不适用死刑、教育感化挽救、分案处理、保障诉讼权利、全面调查以及迅速简约等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实现教育和改造的目的,促进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