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某是一家公司的钳工,已在该公司连续工作了11年。上个月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与他续签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殷某后来听说公司应与他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遂向公司提出要求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认为既然已经续签了劳动合同并已履行,双方都必须遵守,不同意变更。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中,劳动者已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如果殷某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即已在该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那么即使在续订劳动合同时,他没有提出要求,公司也有义务与他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此外,《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2款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需要向劳动者支付每月工资的2倍作为赔偿。因此,如果公司拒绝为殷某变更劳动合同,那么他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赔偿。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规章制度违法、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或变更合同等十一种情形。劳动者在以上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变更劳动合同时的注意事项。在劳动合同订立后,若约定的条款发生变化,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具体程序包括提出变更建议、协商一致并订立协议、签字盖章等。变更后的新条款取代原条款,但若无法达成协议,则按
用人单位行使单方预告解除权的条件。包括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经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且无法协商变更时,用人单位可以行使解除权,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和程序。
劳动合同变更的定义和程序。劳动合同变更是在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修改、补充或废止已订立合同内容的法律行为。变更程序包括提出变更要求、按期答复和达成书面协议等步骤,以明确变更内容和生效日期,并报相关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