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建设,交通部北海救助局大连救助基地于05年2月1日挂牌并正式投入值班待命。大连救助基地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北方海域由5个救助基地、8艘海上动态救助船舶和3架救助飞机组成的海陆空一体的海上立体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可实现50海里以内的快速救助。
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慧介绍说,这是继1978年秦皇岛救助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后,时隔27年,交通部在渤海湾建成的又一个救助基地。
大连位于环渤海经济圈首,是我国北方的航运中心,也是恶性海难多发海域之一,曾多次发生重大海难事故。
宋*慧介绍,为加强渤海湾地区的海上救助力量,“十五”期间,交通部在大连和蓬莱分别部署了专业救助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投资4890万元,建设了大连救助基地。
大连救助基地是交通部北海救助局目前功能最全的一级救助基地。大连救助基地主要承担北方海域包括大连、旅顺、老铁山水道及周围海域的人命救助、后勤保障及救助指挥等工作。
海上救助的定义和目的,海上救助通常是外来力量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和人命进行援助的行为。其目的是维护航行安全并促进贸易航海的便利和利益。救助形式通常采用“无效果、无报酬”原则,但现代海上救助也采取其他形式,如“无效果、有一定报酬”,旨在防止和减少海上
船舶优先权的受偿范围,包括船长、船员等的工资、人身伤亡赔偿、船舶相关费用缴付、海难救助款项给付以及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等。同时介绍了船舶登记的种类,包括开放登记、船舶所有权登记和船舶临时登记等,其中临时登记适用于特定情况如购买或新建船舶、出海试航
船舶沉没后的优先受偿权问题。即使船舶沉没,其优先受偿权依然存在。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了享有船舶优先权的海事请求,包括船员工资、人身伤亡赔偿、港口费用、海难救助和财产赔偿等。沉船所有人需在船舶沉没后一年内申请打捞,否则将丧失所有权。打捞费用、保管和处理费用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时,救助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救助人不承担责任,损失应由侵权人承担。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遭受损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加害人赔偿或受益人适当补偿。同时,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否违法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正当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