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海损发生的前提是存在共同的、真实的危险。共同危险指的是对船舶和货物都构成威胁的危险,而仅对船舶或货物单方造成威胁的危险不符合共同海损的要求。例如,船上的冷冻设备损坏导致货物腐败变质,而船舶本身并未受到影响的情况不属于共同危险。真实的危险指的是危险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主观臆测的危险。
共同海损中采取的措施必须是船长或其他有权作出决定的人为了挽救船上财物明确目的而有意采取的。例如,船舶遇到大风浪时,为了减轻载重而主动将重量大而价值低的货物抛下海属于有意作出的行为。然而,如果货物因船身剧烈颠簸而被甩入大海,这种损失则不属于有意作出的行为。
合理的行为是指基于善良管理人的立场,在当时的情况下,慎重考虑后所为的公平而适当的处置行为。例如,船舶遭遇海难需要投弃一部分货载时,船长不应将重而便宜的木材、废铁等货物投弃,而应首先投弃贵重物品如钻石、名画等,否则属于不合理的处分,不应列入共同海损。
有效的行为是指因其行为而使财产得以保全。
共同海损措施的特点是以牺牲较小利益保全较大利益。被牺牲的利益必须是共同海损行为直接造成的,并且是特殊的、异常的。
直接的损失指的是损失必须是共同海损行为直接造成的,而间接损失如船期损失、滞期损失、市价跌落等则不能算作共同海损损失。
特殊的损失指的是损失必须是非正常的。正常航行中需要作出的开支不应算作共同海损。
合同形式的规定和合同的生效条件。除了口头合同外,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书面形式的要求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必须确保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生效条件依法成立,并可能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此外,合同效力可以附条件或期
公信效力在善意取得中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善意取得中的几个要素:一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情况;二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三是有偿转让交易行为;四是完成了法定的公示方法。文章强调在完成公示的前提下,善意取得才能成立,并且针对不同财产类型(动产和不
反担保的概念及其在事故车保全中的应用。反担保是保障担保人追偿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常用于交通事故纠纷中的财产保全。提供保证金是反担保措施之一,但法院在保证金退还方面的行为可能侵害当事人权益。反担保成立的条件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留置和定金不能作为反担
共同海损牺牲及共同海损费用的相关内容。共同海损牺牲包括抛弃货物、扑灭火灾、切除残留部分等损失情况。共同海损费用则涉及救助报酬、减裁费用、避难港费用等。文章还提到各国法律对于共同海损的规定可能存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