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损失
不属于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的损失,为部分损失。按照造成损失的原因可分为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
在海洋运输途中,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解除共同危险,有意采取合理的救难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的特殊费用,称为共同海损。在船舶发生共同海损后,凡属共同海损范围内的牺牲和费用,均可通过共同海损清算,由有关获救受益方(即船方、货方和运费收入方)根据获救价值按比例分摊,然后再向各自的保险人索赔。共同海损分摊涉及的因素比较复杂,一般均由专门的海损理算机构进行理算。
不具有共同海损性质,且未达到全损程度的损失,称为单独海损。该损失仅涉及船舶或货物所有人单方面的利益损失。
按照保险条例,不论担保何种险种,由于海上风险而造成的全部损失和共同海损均属保险人的承保范围。对于推定全损的情况,由于货物并未全部灭失,被保险人可以选择按全损或按部分损失索赔。倘若按全损处理,则被保险人应向保险人提交“委付通知”。把残余标的物的所有权交付保险人,经保险人接受后,可按全损得到赔偿。
共同海损
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当船舶、货物和其它财产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的法律制度。只有那些确实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才由获益各方分摊,因此共同海损的成立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海上危险必须是共同的、真实的;共同海损的措施必须是有意的、合理的、有效的;共同海损的损失必须是特殊的、异常的,并由共损措施直接造成。
共同海损的成立条件。首先,必须有共同的、真实的危险威胁船舶和货物,仅影响单方的危险不构成共同海损。其次,必须是有意地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措施,合理指公平适当的行为,有效指因行为使财产得以保全。最后,损失必须是直接的、特殊的,即共同海损行为直接造成非正常的
船舶、货物和运费在共同海损情况下的分摊价值计算方法。船舶分摊价值基于完好价值或实际价值计算,货物分摊价值考虑装船价值、保险费及运费等因素扣除不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后计算。旅客行李和私人物品不参与分摊。运费分摊价值则基于承运人承担风险并有权收取的运费,扣
共同海损的宣告流程和规定,包括宣告期限和宣告后的理算工作。同时,也介绍了共同海损分摊的担保方式和担保流程,以及提出共同海损分摊请求的一方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共同海损理算的目的是确定各方当事人应分摊的数额。
共同海损的七个要素,包括危险或海难的真实性、人为的故意行为、特殊的损失和开支、合理性、共同的安全、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船长指挥原则。共同海损指的是船舶在遭遇危险或海难时,船长为了保护船货安全采取的必要措施所产生的损失。这些措施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如基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