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法类别 > 国际人权法 > 外交豁免权的概念和解释

外交豁免权的概念和解释

时间:2025-04-3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2012
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建交并设立大使馆和相应的驻外大使,其他国家也同样有驻华大使。这些代表各自国家的外交官和领事馆国家间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互相授予外交豁免权。通俗地讲就是有原则的“特殊待遇”,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分解什么是外交豁免权?

外交豁免权(Diplomatic Immunity)是一种外交特权,旨在方便外交代表履行正常职务。根据国际法和双边协议,各国互相授予外交豁免权,以确保外交代表在驻在国享有特权和豁免。

1. 外交豁免权的性质

外交代表是其所代表国家的代表,地位与外国相当。根据国际法原则,即“平等国家之间无管辖权”,外交代表在驻在国享有管辖豁免权。这些权利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和执行豁免。

2. 外交豁免权的具体内容

根据国际法和相关协议,外交豁免权包括以下内容:

  1. 使馆财产和档案不受侵犯,驻在国人员不得进入使馆或采取行动。
  2. 外交邮袋不受开拆或扣留,保障通讯自由。
  3. 使馆免缴各种捐税,使馆公务用品入境免关税。
  4. 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不受逮捕或拘禁,驻在国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诉讼程序、审判或执行处分。
  5. 外交代表的私人用品准予进口并免关税。

3. 其他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员

除外交代表外,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特别使团团长及使团成员、途经或短暂停留的外交人员等,也享有外交豁免权。

4. 外交豁免权的义务

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员有以下义务:

  1. 遵守驻在国法律规定,不妨碍外交豁免权。
  2. 不干涉驻在国内政。
  3. 不滥用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不将使馆馆舍用于与国际法不相符的目的。
  4. 不在驻在国从事与私人利益相关的专业或商业活动。

外交豁免权的适用范围

外交豁免权适用于各种外交代表,包括常驻代表和临时使节,以及他们的有限眷属,如配偶、未成年子女和成年未婚女儿。具体适用范围如下:

  1. 外国驻中国使馆的外交代表及其家属。
  2. 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同等身份官员。
  3. 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4. 持有中国外交签证或外交护照(仅限互免签证国家)来中国的外国官员。
  5. 经中国政府同意并享有特权与豁免的其他来中国访问的外国人士。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外交代表以私人名义从事商务和其他经营活动而引起诉讼,该外交代表不能请求获得管辖豁免。在民事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财产继承权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外国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

    外国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问题。我国刑法规定了属地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等原则,对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或领域外犯罪的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我国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以及国内立法涉及的问题。对于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情况,即使经过外国审判,

  • 一、联合国宪章的人权

    联合国宪章与国际人权宪章的人权内容及其影响。联合国宪章序言宣布了保护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的信念,但其人权条款并不能直接构成会员国的义务。国际人权宪章包括《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这些文件为人权领域提供了法律基础并产生了

  • 中国人权法制建设的重要使命和系统工程

    中国人权法制建设的重要使命和系统工程。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多个领域和层面。国际人权法在中国人权法制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宪法修正案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加快人权法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的人权保障水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 根据联合国宪章建立的机构及其监督机制

    联合国宪章建立的机构及其监督机制,包括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等机构的作用与职能。这些机构在保护人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大会的建议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具有重大影响。人权委员会是处理人权问题的主要政府间机构,建立了保护人权的机制和程序。秘

  • 外交豁免权的概念和解释
  • 救护车交通肇事享有豁免权吗
  •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减刑
国际法类别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