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韩某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个人保险代理合同,约定韩某代表公司办理人身保险业务。韩某以公司名义与投保人签订了人身保险合同,并收取保险费。然而,韩某并未出具正式收据,也未将保险费上交给公司,导致投保人的保险单失效。
2007年6月,保险公司解约韩某,投保人发现保险费未交,向公安机关报案。韩某拒不退还5.8万余元保险费。
关于韩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审理中存在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韩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保险费后不上交,构成贪污罪。第二种意见认为,韩某是保险代理人,应当按规定的时间上交保险费,其行为构成侵占罪。第三种意见认为,韩某收取保险费后,欺骗投保人,隐瞒没有上交保险费的事实,构成诈骗罪。
笔者倾向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根据保险法规定,个人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是委托民事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或行政关系。个人保险代理人不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因此不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
韩某收取保险费后未出具正式收据,投保人并未履行交费义务。因此,韩某并未代表保险公司保管保险费,其行为不构成侵占罪。
韩某收取的保险费并未进入保险公司账户,他未给投保人出具正式收据,并在投保人索要收据时欺骗投保人。这种行为侵犯了投保人的财产所有权,构成诈骗罪。
综上,处理个人保险代理人占有保险费案件时应注意:他们只是代表保险公司办理保险业务,不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如果他们出具正式收款收据,其行为代表保险公司行为,构成侵占罪。如果他们收取保险费后不开正式收据,隐瞒真相,欺骗投保人,则构成诈骗罪。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营销服务部管理办法》和《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试行)》及有关法规,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就保险个人代理事项达成一致,签订本合同。第一条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且乙方保证人在《履行保险个人代理合同保证书》上签字或
在保险代理人中,只有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国家对上述三类不同的保险代理人都分别规定了其各自应具备的条件。保险代理人因类型不同业务范围也有所不同。凡持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者,均可申请从事保险代理业务,并由被代理的保险公司审核登记报当地保险监督管理
本案中,韩某作为个人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行为显然不是“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行为。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韩某的行为完全属于个人行为,其收取的保险费,并没有进入保险公司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