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韩某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个人代理人保险代理合同书,约定韩某在公司的授权范围内以公司的名义代为办理人身保险业务。当年韩某代表公司与投保人文某、路某等人签订了存款分红型人身保险合同,并收取了当年度的保险费。韩某给投保人出具了正式收据。此后,韩某收取了投保人2005年度至2007年度的保险费共5.8万余元,但没有出具任何手续。
在投保人索要收据时,韩某声称都是熟人,不会出错。然而,韩某没有将收取的保险费上交给保险公司,而是占为己有。这导致投保人的保险单失效。
2007年6月,保险公司解约韩某。投保人文某去保险公司查询交费情况时得知真相,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案发后,韩某拒不退还5.8万余元保险费。
合议庭对韩某的行为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韩某是受国有企业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保险费后不上交,侵吞国有财产,构成贪污罪。第二种意见认为,韩某是保险代理人,应按照规定的时间上交保险费。在上交前,保险费由韩某代为保管。然而,韩某将此款非法占为己有,并在案发后拒不退还,构成侵占罪。第三种意见认为,韩某收取保险费后,不给投保人出具正式收据,并在投保人索要收据时欺骗投保人,隐瞒未上交保险费的事实,将保险费占为己有,构成诈骗罪。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首先,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个人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并非劳动关系、行政关系或聘任关系,而是平等的委托民事关系。个人保险代理人并非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因此,韩某的行为不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
其次,韩某的行为也不构成侵占罪。韩某收取保险费后并未给投保人出具正式收据,表明投保人并未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交费义务。因此,韩某的行为不能被视为代表保险公司行事,保险费也不属于保险公司财产。因此,韩某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
第三,韩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韩某的行为完全属于个人行为,他收取的保险费并未进入保险公司账户。他未给投保人出具正式收据,并在投保人索要收据时欺骗投保人,隐瞒了未上交保险费的事实。这些行为侵犯了投保人的财产所有权,使投保人成为受害人。因此,韩某的行为应构成诈骗罪。
综上所述,处理个人保险代理人占有收取的保险费案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个人保险代理人仅在办理保险业务过程中提供劳务并获取佣金,他们既没有"工作便利",也没有"职务便利",因此不符合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不可能构成贪污罪。其次,如果个人保险代理人出具了正式的收款收据,其行为即代表保险公司的行为,法律上意味着保险费已成为保险公司的财产。如果个人保险代理人占有保险费并拒不退还,则构成侵占罪。最后,如果个人保险代理人收取保险费后不开具正式收据或不入账,并在投保人索要收据时以与投保人存在亲朋好友关系为由欺骗投保人,隐瞒真相,则构成诈骗罪。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管理办法,包括总则、定义及相关当事人的义务。文中定义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托管人,并规定了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明确了保险资金的独立性和投资决策的原则,以及当事人应遵守的法律和规定。最后,阐述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和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包括总损失调解原则、赔偿责任的划分等。同时,也讨论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处理方式和赔偿比例,涉及第三者保险的情况以及无保险的情况。此外,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如医疗
今天上午,这样一起案件在东城法院开庭审理,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遭到车主的质疑。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则辩称,该公司已经根据新保险法的要求,在保险合同中对免责条款的字体进行了加黑的处理,但该份合同她今天并没有带至法庭。在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围绕免责条款展开针锋相
近日,记者对沪上数家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部的调查,发现现在有相当多的“拒赔”是由于顾客在签保险合同时没看清条款而造成的。同时保险专家还提醒投保人:“不要过分依赖和盲目相信保险代理人,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买一样普通的商品还需看清是否破损才可以购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