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管辖,又称地区管辖,是根据行政区域确定劳动仲裁管辖范围的一种方式。地域管辖分为三种具体形式:
一般地域管辖是指根据发生劳动争议的行政区域确定案件的管辖,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法律法规特别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由某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例如,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那么由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专属管辖是指法律法规规定某类劳动争议只能由特定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例如,在我国境内履行于国(境)外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只能由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管辖。另外,一些地方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由设区的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各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的分工和权限。一般分为以下两级:
区(县)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区内普通劳动争议。
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外商投资企业或本市重大劳动争议。
移送管辖是指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超出自己的管辖权或不便于管辖,需要将案件移送给有权或便于审理的劳动委员会。根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规定,如果区(县)级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可以将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报送上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
指定管辖是指两个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的管辖发生争议时,由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将争议案件报送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由上级部门指定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3条规定,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诉讼,如果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履行,可以由合同签订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此规定,我国公民与国(境)外企业签订的劳动(工作)合同,如果劳动(工作)合同的履行地在我国领域内,因履行劳动(工作)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第四款的规定,由劳动(工作)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地域管辖在劳动仲裁中的具体形式,包括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此外,还讨论了级别管辖中的区(县)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和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分工和权限。同时,也介绍了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涉外管辖的相关规定。
黄某与上海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管辖权问题。黄某在工作中受伤后,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索赔。双方约定管辖被提出异议,一种观点认为约定有效,另一种主张因排除劳动者选择管辖的权利而无效。作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案件不适用约定管辖,而应适用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权限和范围。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包括地域管辖、移送管辖、级别管辖和指定管辖等。其中,地域管辖是最基本的管辖方式,按照当事人所在地划分案件管辖。特别地域管辖是以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所
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遭遇被公司非法辞退的情况是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是否选择劳动仲裁劳动者自主选择权。在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大部分都由当地县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