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本人或其亲属无法提出申请时,可以由本企业工会代表工伤职工提出待遇申请。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需经企业签字后报送。若企业不签字,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申请。
工伤事故,也称劳动事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工伤保险业务指南,狭义上的工伤事故指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所有用人单位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其本质特征是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广义的工伤事故还包括职业病。
企业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的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的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在特殊情况下,申请期限可延长至30日。
当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或致死后,单位或劳动者应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一旦确定为工伤,单位和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属可协商赔偿数额和范围。若单位已履行赔偿义务,则受害人无需再经过其他程序。
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不再向法院起诉的仲裁结果,双方应服从。
若受害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临时工遭受事故伤害时的工伤认定问题。临时工与正式工都是劳动合同制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时应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应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介绍了《工伤意外保险条例》的目的和申请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此外,文章还简要介绍了法律体系和法系的概念。
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的定义、联系与区别。两者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依据一定标准,经常同时出现在受害人受伤情况下。但它们的目的、标准依据、使用目的和等级划分不同。伤情鉴定确定损伤程度,伤残评定则是评判伤残等级,两者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和应用场景。
申报工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和工伤认定时限。申请工伤时需提交的材料包括受到暴力伤害、因公外出、事故责任认定、因公众利益受伤、旧伤复发诊断、被委托人身份证明以及其他特殊情况需提交的证明材料。用人单位或受伤员工及其亲属应在规定时间内向
工伤申报证明逾期的情况,劳动者可通过起诉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如果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是三级且生活无法自理,可享有护理费和生活护理费。大臂骨折的工伤赔偿金额需根据当地规定确定,应先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逾期处理关键在于及时采取合法手段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