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送达法律文书的法律意义及方式
时间:2025-03-12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对于我们社会上的一些诉讼案件,法院要给予公平公正的审理。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所以说对于法院的一些文件应该告知当事人,那么对于送达方式有又是怎样的呢?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编写的有关于“送达方式的法律意义”的相关法律知识,欢迎您阅读。
法院送达的法律意义
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交给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对法院而言,送达的目的是告知诉讼结果并指导当事人履行诉讼行为;对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而言,送达的作用是确定诉讼结果生效时间和诉讼期限的起算日。
法院送达法律文书的方式
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在进行送达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方式:
- 直接送达:法院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直接交给受送达人、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代收人或诉讼代理人。
- 留置送达:当受送达人或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拒收诉讼文书时,法院可以将文书留置于受送达人住所。
- 委托送达:如果受诉法院无法直接送达,可以委托其他法院代为送达。
- 邮寄送达:在无法直接送达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通过邮局以挂号信的方式将文书邮寄给受送达人。
- 电子送达:在受送达人同意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送达,但不适用于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 转交送达:根据送达人的情况,法院可以将文书交由机关、单位或转交给受送达人。
- 公告送达:当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其他方式无法送达时,法院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将文书的主要内容公告,经过一定期限即产生送达法律效果。
法律文书送达的法律效果
一旦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送达,即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主要包括:
- 非终局判决、裁定的上诉期限开始计算(如一审判决、可以上诉的裁定等)。
- 终局判决、裁定立即产生法律效力(如二审判决、裁定)。
- 开始计算自动履行期限(当事人在自动履行期内不履行判决确定义务时,对方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指定诉讼行为的法律文书开始生效(如传票)或起算指定期限(如执行通知书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辩论权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辩论和反驳权利,适用范围为诉讼程序;而处分权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利。两者在司法程序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包括其作为双方当事人自愿放弃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法律文件的意义,以及调解书的主要内容如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要求,以及法律援助的条件和收费标准。
-
法院送达法律文书的法律意义及方式
法院送达法律文书的法律意义及方式。法院送达是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交给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目的是告知诉讼结果并引导履行行为。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电子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法律效果涉及上诉期限、判决生效时间等。
-
法院传票送达之前能否撤诉
-
劳动仲裁裁决未执行的处理方法
-
行政处罚下达文书的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