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 > 公务员回避规定

公务员回避规定

时间:2025-05-1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5544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公务员依法、公正执行公务,促进机关廉政建设,根据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根据本规定,公务员回避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

如果法律法规对公务员回避有另外的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

各级机关负责根据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公务员回避。

第二章 任职回避

公务员在以下亲属关系中,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一) 夫妻关系;

(二) 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

(三)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

(四) 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本规定所指的直接隶属是指具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同一领导人员包括同一级领导班子成员;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包括上一级正副职与下一级正副职之间的领导关系。

公务员任职回避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 本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所在机关提出回避建议;

(二) 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审核,并提出回避意见报任免机关。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听取公务员本人及相关人员的意见;

(三) 任免机关作出决定。需要回避的,进行调整。职务层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层次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层次相同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第三章 地域回避

如果公务员担任县、乡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应当实行地域回避,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

如果公务员担任县级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应当实行地域回避,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

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地域回避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并结合本地实际执行。

公务员地域回避按照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任职回避程序办理。

第四章 公务回避

公务员应当回避的公务活动包括:

(一) 考试录用、调任、职务升降任免、考核、考察、奖惩、交流、出国审批;

(二) 监察、审计、仲裁、案件审理;

(三) 税费稽征、项目资金审批、监管;

(四) 其他应当回避的公务活动。

公务员执行上述公务时,如果涉及以下情形之一,应当回避,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

(一) 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二) 涉及与本人有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三)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公务员公务回避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 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主管领导提出回避要求;

(二) 所在机关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

(三) 需要回避的由所在机关调整公务安排。

在特殊情况下,所在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回避决定。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对拟进入机关的人员和拟调整的人员应当依据本规定严格审查把关,避免形成回避关系。对可能形成回避关系的,应当予以调整。

对因婚姻、职务变化等新形成的回避关系,应当及时予以调整。

公务员必须服从回避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的,应当予以免职。

公务员应当主动报告应回避的情形。有需要回避的情形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给予相应处分。

个人、组织据实反映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有关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及时处理。

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公务员回避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规定的,有关机关予以纠正,并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六章 附则

国家驻外机构公务员的回避,由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的回避,参照本规定执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和中央机关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5月27日人事部发布的《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办国办印发《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

    《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的主要内容。该规定旨在健全用人机制,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保障机关和聘任制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规定包括职位设置、招聘、合同管理、日常管理、纪律监督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详细说明了聘任制公务员的离职后的从业限制和招聘过程

  • 公务员录用举报处理程序

    公务员录用中的举报处理程序。在公示期间收到举报后,根据举报内容是否属实且与录用标准相符,会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对于严重问题的举报,候选人将面临五年内不得参加公开招聘或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的后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公务员录用的程序和条件,包括发布招考公告、

  • 公务员辞职回避制度

    公务员辞职回避制度和任职回避制度的相关内容。辞职回避制度限制了公务员在辞去公职或退休后一段时间内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任职和营利性活动。任职回避则是对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职务上做出限制,包括夫妻关系、血亲关系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地域回避

  • 行政记大不属于行政处罚,而是纪律处罚

    行政记大过是纪律处罚而非行政处罚的问题。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行政记大过属于纪律处罚种类之一,其影响包括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其他相关纪律处罚的类型和规定,以及解除处分的相关条件和影响。

  • 公务员的资格要求
  • 网上贷款逾期影响公务员政审吗
  • 酒驾处分期间能考公务员吗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