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为预防、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行为而采取的暂时性限制措施。其特征包括: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对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中规定的义务采取强制手段,强迫其履行义务或达到相同状态的行为。其特征包括:
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基本体制包括:
这一基本体制吸收了国外法系的优点,具有中国特色。它既保证了行政机关正确作出决定的审查机制,又保证了行政机关在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方面的效率。同时,兼顾了行政效率和法律监督。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是保证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调查案情、保全证据、保护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的强有力手段。行政强制执行则是行政权行使的最后阶段,也是行政权的保障。这两个制度的正确运用对于维护法治秩序至关重要。
然而,行政强制是一种严厉的手段,直接干预公民的权利义务。因此,在立法授权时,必须权衡利弊,适度授予行政机关必要的强制权,并加强法律监督。各国在这方面都有一些成熟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
行政诉讼的定义、特点以及与其它诉讼的区别。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等因认为行政主体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具有强制执行性质。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诉讼强制措施在前提、目的、机关、起因及措施种类等方面存在不同。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判决后未缴纳罚金的后果。当事人如未按时交纳罚金,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确保罚金缴纳。若当事人已受行政处罚,法院将折抵已执行部分。而对于没收财产的判决,一旦生效将立即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制度。行政强制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危害社会行为的暂时性限制措施,特征是强制性和预防性。行政强制执行是迫使不履行行政义务方履行的行为,特征是强制执行权和国家机关的执行主体。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兼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