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籍积极冲突是指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籍或无国籍的法律状态,由于各国国籍法规定的不同而引起。解决国籍冲突的方法在国际上和中国存在差异。各国可以通过国内立法、国际条约等方式来消除国籍冲突。
在国际通行做法中,对于具有多国国籍的个人,如果其中一个国籍是内国的,那么以内国籍为准。如果多个国籍均为外国国籍,有三种做法:A.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准;B.以当事人住所或惯常居所所在国的国籍为准;C.以与当事人最密切联系的国籍为准。另外,也有一种做法是不区分内外国籍,以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籍为准。
在中国,根据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解决国籍冲突的方法也有所差异。大陆法系通常以国籍为属人法的连接点,而英美法系通常以住所为属人法的连接点。我国采用住所与国籍相一致原则或最密切联系原则来解决国籍冲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2条规定,对于具有双重或多重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国籍消极冲突是指当事人没有任何国籍的法律状态。在国际上,通常以当事人住所地所在国的法律为其本国法。如果当事人没有住所或无法确定其住所,那么以其居所所在国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中国在解决国籍消极冲突方面与国际基本保持一致,但在住所的认定上稍有差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3条规定,如果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无法确定,那么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如果当事人有几个住所,那么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住所。
国际通行和中国在解决国籍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方面的不同方法。国际通行做法主要通过国内立法、国际条约等方式消除国籍冲突,对于积极冲突根据不同情况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住所或最密切联系的国籍为准。中国则采用住所与国籍相一致原则或最密切联系原则,对于消极冲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指出契约关系既有人的意志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属性。法律关系的产生依赖于当事人的个人意志表示,而非仅依赖于国家意志。法律适用的目标和步骤包括查明案件事实、选择和确定适用的法律规范以及推导出合理的法律决定。案例分析展示了法律适用的实践
涉外继承的法律制度,包括涉外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在涉外继承中,法律适用原则采取分割制,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在涉外遗嘱继承方面,我国尚未有明确规定,需分别分析适用各自的冲突规则,并借鉴各国立法实践。文章涉及立遗嘱人能力和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问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相关制度和原则。包括反致制度、法律规避和公共秩序保留等方面的规定。我国不承认反致或转致,涉外合同争议直接适用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当事人规避我国法律强制性规定时,合同争议应适用该强制性规定。适用外国法律不得违背我国社会公共利益,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