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辞职后解除劳动合同,工资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一定是指解除合同当天,而是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因此,下个月发放工资也是合法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在实际情况中,公司辞退劳动者时可能不会立即结算工资,而是双方协商统一发放的日期。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未及时支付也是合理的。然而,如果超过约定的支付时间仍未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劳动者可以尝试与公司协商解决工资纠纷。如果觉得困难,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参与协商,以达成和解协议。
如果公司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协商后不履行协议,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公司单方面辞退员工并拒绝支付工资违反了劳动法律规定。如果经过上述途径处理后仍不遵守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及时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公司的违法行为。
如果对方拒绝调解、调解不成或协商后不履行协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以上途径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解决劳动争议并获得损失赔偿。
当然,如果劳动者因自身过错被公司辞退,并且公司希望通过克扣工资来抵偿过错,公司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公司应事先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员工违纪事由可克扣工资等。
公司所称的违纪事实必须真实存在,并且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
公司克扣劳动者工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当月应发工资总额的20%。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中国关于退休离职补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详细描述了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多种情形和标准计算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职工在遭遇工伤时的相关待遇和费用支付方式。涉及的内容包括工伤治疗、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旨在为公众普
政府临聘人员的转正问题。临聘人员转正机会很小,只可能在事业单位获得编制。临聘人员与劳务派遣人员在劳动关系、退休及福利待遇上有差异,但用工期间待遇相同。临聘教师为临时聘用教师,面临待遇不如正式教师和失业风险。临聘员工与正式员工存在区别,临时员工权益较难
我国关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裁员时的补偿规定。被裁员的职工有权根据工作年限获得经济补偿,每工作满一年可获得一个月工资。在裁员前,公司需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公司应优先留用订立较长期限劳动合同等人员。补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工资和工作时间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