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承包合同中的责任约定与项目经理的民事责任
时间:2025-03-0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引言
实践中,企业法人和项目经理通常签订内部承包合同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在司法实务中,有人利用内部承包合同中的条款,如“损失由项目经理负责”,来推定项目经理在诉讼中应承担实体责任。本文将分析内部承包合同,探讨项目经理是否应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内部承包的定义
内部承包是指企业将其内部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承包经营的一种方式,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之一。例如,商业百货公司将自己的百货店供应站进行承包,建筑企业将自己的项目经理部进行承包。然而,内部承包并不改变发包方企业本身的法律地位,而只是改变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式。
内部承包与民事责任
在内部承包期间,承包人以企业的名义而不是个人的名义与外部进行民事交往。因此,由民事交往产生的权利由企业享有,义务由企业承担,并且企业的财产作为承包人对外进行民事交往的一般担保。因此,当承包人与外部建立民事法律关系时,该关系的一方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承包人。在建设施工合同中,与发包方签订合同的是具有建筑资质的施工企业,而不是项目经理部或项目经理本人。结算也是由建筑企业进行,而不是由项目经理个人进行。
合同约束力
因此,项目经理与施工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无论如何约定,都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这是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所决定的,合同约定不对合同关系之外的第三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在经营期间,项目经理与第三人产生的法律关系所产生的债务仍由建筑企业承担。然而,建筑企业在承担责任后可以根据内部合同进行追偿。
委托关系与内部承包合同的影响
由于委托关系和内部承包合同的法律原理,项目经理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内部承包合同中的责任约定与项目经理的民事责任
内部承包合同中的责任约定与项目经理的民事责任。内部承包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方式,承包人以企业名义与外部交往,产生的权利由企业享有,义务由企业承担。项目经理与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具有约束力,但项目经理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委托关系和内部承包合同的法律原理
-
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林地承包合同的范本,其中包括承包内容、面积和地点、承包期限、林木收益分配、种植密度、采伐与纳税以及双方的义务等内容。在承包期内,乙方负责山林树木的管理和防护,并按照约定进行收益分配和新植树的管理。同时,双方需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采伐更新造林和纳税等工作
-
村民土地口头合同的效力问题
村民土地口头合同的效力问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未签订书面土地互换合同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口头土地互换协议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内部互换,口头土地互换协议应被认定为合法有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多种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反租倒包和退包等。这些流转方式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和外部进行,涉及农户、集体、发包人等相关方。流转过程中需注意产权、使用权、合同备案、转让条件等事项,以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
未取得建设审批手续的施工合同的效力认定
-
承包合同效力的认定
-
建筑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的效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