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调解 > 劳动纠纷调解的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纠纷调解的相关法律规定

时间:2025-05-18 浏览: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6992
在现实生活中因劳动关系产生的民事纠纷是非常多的,劳动者与有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的时候,是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的,而调解的途径是比较多的,那么劳动纠纷调解应该找什么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当事人有权选择不同的调解机构进行调解。常见的调解机构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劳动调解仲裁机构,其中劳动调解仲裁机构一般由代调解仲裁机构来进行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以下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可以由工会成员担任或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任可以由工会成员或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2.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 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乡镇、街道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劳动调解仲裁机构调解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 公道正派:调解员应当具备公正、廉洁的品质。
  • 联系群众:调解员应当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劳动争议的实际情况。
  • 热心调解工作:调解员应当对调解工作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劳动纠纷的调解。
  • 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调解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调解工作。
  • 成年公民:调解员应当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公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纠纷调解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劳动纠纷调解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选择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劳动调解仲裁机构进行调解。调解机构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调解员应当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并且年满十八周岁。通过这些法律规定,促进劳动纠纷

  •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包括扩大受案范围以解决劳动者投诉无门问题,规定举证倒置情形以帮助劳动者迈过举证门槛,以及调解渠道的拓宽等。这些变化包括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人员的纳入、用人单位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和特殊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等,旨在更好地

  •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的文章

    劳动争议解决中的调解程序。首先,当事人需向所在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委员会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接着,调解委员会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弄清争议事实、了解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等。最后,进入调解环节,分为多个步骤进行。整个过程中,调解委员会需依法进

  • 劳动纠纷调解手续的程序

    劳动纠纷调解的程序,包括调解申请、案件受理、调查、实施调解和调解协议的执行等步骤。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是否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审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调查包括争议的事实、相关人员的态度和看法等。调解会议可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若无法达成协议则提出处理意见。最

  • 劳务纠纷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 电子合同原始版仲裁有效吗
  • 公司辞退不赔偿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