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请求执行我国涉外仲裁机构制作的生效仲裁裁决,若被执行人或其财产不在我国领域内,应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由于我国是1958年《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成员国,中国涉外仲裁机构的裁决可以在已加入该公约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
当事人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我国法院或涉外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时,必须提供以下文件:
(一) 生效裁决的副本;
(二) 已送达的送达回证或其他证明文件。若审判中存在缺席判决情形,还需提供缺席判决合法的相关法律文件;
(三) 上述文件的译本,译文必须采用对方通行或认可的文字。
外国法院收到当事人或我国人民法院的请求后,若与我国订有司法协定或条约,应根据协定或条约规定的要件进行审查。若与我国无条约关系,应根据互惠原则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请求,应按该国法律规定的程序予以承认和执行。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网上仲裁的法律问题,包括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文章重点讨论了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问题,以及电子传输方式下的仲裁协议是否符合传统仲裁要求。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对电子文书如电子合同、电子提单和电子仲裁协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网
国际仲裁立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由于各国对有效仲裁协议的要件存在不同规定,导致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存在争议。此外,仲裁裁决的效力和认定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各国法院在作出认定时会适用本国法律,导致裁决在不同国家的承认与执行存在差异。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三方进行买卖交易时,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的,由三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