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 > 退休职工返聘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退休职工返聘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时间:2025-06-3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223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退休后要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基本的养老金,而有些劳动者退休后,接受返聘继续工作的,那么退休职工返聘不享受劳动仲裁的原因?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退休后返聘产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因此退休职工返聘的争议不能申请劳动仲裁。

退休职工返聘的劳动争议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适用于劳动争议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

  1. 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
  2.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引发的争议;
  3.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引发的争议;
  4.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引发的争议;
  5. 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引发的争议;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退休职工返聘的条件和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的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应该退休:

  1. 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10年;
  2.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10年;此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3. 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4. 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聘用退休返聘人员的风险规避

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单位在聘用退休返聘人员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购买商业意外险

由于单位无法为退休返聘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单位应购买意外伤害险,以便在员工发生意外时能够报销部分费用。

与员工签订协议

单位应与退休返聘人员签订协议,明确因员工已达到退休年龄,在单位发生符合工伤的事故时不认定为工伤,要求员工自行承担注意事项。

加强内部管理

单位应加强内部管理,重点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品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管控,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建立安全生产体系

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进行隐患排查,指定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管理网络等,以确保员工的安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后工资被扣怎么处理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 劳动者申请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

    劳动者申请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及程序。劳动者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满足具有给付内容、情况紧急、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及提供担保等条件。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并由法院作出裁定。同时,劳动者通过提高职业技能,成为熟练劳动者,有利于提高生

  • 明确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的含义

    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分析了举证责任的两方面含义,并指出劳动争议仲裁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对于劳动关系特殊性导致的不同性质的劳动争议,应适用不同的举证责任原则。对于平等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对于隶属关系和人

  • 仲裁法对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

    仲裁法对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包括当事人资格要求、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合同纠纷的范围以及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范围。同时,也指出了不适用仲裁的纠纷类型,如涉及身份关系的纠纷和行政争议等。另外,特殊纠纷如劳动争议和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调整不适用仲裁法。

  • 仲裁程序——劳动争议
  • 一、口头解雇的法律维权途径
  • 给别人打工干活算共犯吗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