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而一般保证人与主债务人间不存在连带债务问题,只是在保证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后,保证人对主债务人享有求偿权。
2024-03-06
连带责任保证是一种保证方式,指当事人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放弃了先诉抗辩权,对债务的履行和保证责任承担前提是债务人未履行主债务。连带责任保证方式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但保证人的责任较重。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范围包括因保证、合伙、代
2024-03-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一笔债务有多个保证人时,保证人应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如果没有约定保证份额,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在其
2024-03-04
8月13日,张某突然决定转行做其他生意,遂向物资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冯某认为,既然车床赊购的主合同已经解除,作为从合同的担保合同当然自然失效,遂拒绝了物资公司的要求。根据上述情况,请问冯某还应对张某与物资公司的赊购合同承担担保责任吗?张某与物资公司的赊购合
2024-03-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保证人在合同中约定承担连带责任的,则为连带责任保证,若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则视为一般保证。当债务人未能按时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
2024-02-29
而且保证责任的承担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前还是届满后并不影响追偿权的成立。如果保证人仅使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或因其他方式使债务消灭,保证人无追偿权。如保证人自向债务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二年内未行使追偿权,又没有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事由,其不得再以诉讼或
2024-02-25
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方式可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最大的
2024-02-21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规定,如果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那么保证人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或发生
2024-02-16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保证责任的承担不受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前或届满后的影响。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导致主债务消灭,即保证人承担保
2024-02-12
本案涉及南阳市商业银行特殊资产管理部与董某之间的房产证纠纷。经过多次审理,原审法院认定姜村染以欺诈手段领取了董某名下的房屋所有权证,并与光武营业部签订了无效的房地产
2024-02-09
连带责任的保证期限一般由保证人与债权人自行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根据法律规定,保证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
2024-02-02
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
2024-02-02
第十八条第二款之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综上,如果保证人在借条署名时没有约定具体的保证责任时,将会被认定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2024-02-01
保证人的责任应根据保证合同的约定确定,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如果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则属于连带责任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2024-01-30
补充赔偿责任是指在多个行为人基于不同原因产生的同一给付内容的数个责任中,各个责任人都要履行义务,其中一个责任人的履行行为会导致其他责任人的责任消失。对于补充赔偿责任的
2024-01-29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中国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不能自主对外担保的原因。对外担保包括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等,但留置和定金不包括在内。根据担保法和司法解释,某些对外担保的合同无效,如未经批准或登记对外担保、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介绍了保证期间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保证期间的免除条件和特征。保证期间是保证人在担保合同中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立的法律制度。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必须积极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