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具有广泛的职权,是一个提出审议和建议的机构,所以大会对人权在全球的实施进行政治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社理事会是大会权力之下负责协调联合国经济、社会、人权和文化活动的机关。经社理事会在防止种族灭绝、消除无国籍状态、保护少数者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2020-05-25
许多学者、律师和法庭的判决书经常引述《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一些条款来佐证自己的立场。但也有一些国际法律师认为《世界人权宣言》是一部习惯法。《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五条是最具争议性的。该条虽然没有直接表明禁止死刑,但《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三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生
2020-05-25
在《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过程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开始考虑起草法律性文书。1952年,第7届联大决定由人权委员会同时起草两个公约,分别对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予以保障。1954年,人权委员会将两部公约草案同时提交第9届联大。联大第三委员会在随后的十年
2020-05-25
外交特权与豁免简称外交特权。外交特权指一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优遇;豁免是指对驻在国管辖权的豁免,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外交特权——驻在国为保证他国的外交代表履行职务而给予其本人和有关人员的特权,如人身、住所不受侵犯,免受行政管辖
2020-05-25
人权主要通过国内法实现和体现,国家通过国际人权条约促进对人权的保护和尊重,是对国内法和国内措施的辅助。个人直接享有法律上的权利,即法律上的人权,主要是由国内法来规定和完成的。其中,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人权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存在许多分
2020-05-25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涉及了广泛的公民权利,包括生命权、免于酷刑、人身自由、公正审判、信仰自由、和平集会、选举权和桩选举权等,要求缔约国尊重和保证这些权利,并为达到此目的采取必要的立法或其他措施,以实现公约所涉及的各项权利。
2020-05-25
在中国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我国的人权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使命,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一使命的实现和这一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国际人权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客观、准确、全面、深人地认识这种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快我国人权法制建设的步伐
2020-05-25
外交豁免权,属外交特权之一,系国际间为方便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依据相互尊重主权及平等互利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互相授予外交豁免权。根据“平等国家之间无管辖权”的国际法原则,外交代表在驻在国享有管辖豁免权。
2020-05-25
1945年4月25日——6月20日,50个反法西斯盟国在美国旧金山集合,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宪章》第一条第三项、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五十五条、第六十二条第二款、第六十八条及第七十六条第一款寅项都涉及人权。其中,第五十五条是《宪章》关于人权规定的关键性条款
2020-05-25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第二条居住在大陆的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以及居住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来往大陆,适用本办法。第五条中国公民往来台湾与大陆之间,不得有危害国
2020-05-25
在我国目前人权的法律保障还不完善。首先,立法方面,我国须尽快出台一部专门的人权法,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人权法律保障体系,全面保护公民人权。“金字塔”的最底层则是各种保障公民权利的部门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
2020-05-25
国家内部的行政单位、地方政府一般不能与外国缔结条约。
2020-05-25
《公约》编纂国际海洋法的习惯规则,规定了12海里领海宽度,肯定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确定了沿海国对大陆架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公约》明确宣布,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区域及其底土以及该区域的资源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其勘探和开发应为全人类的利
2020-05-25
也称为条款,是契约的某一(些)条款,这种与原契约都是经财政部审核通过的,也是契约的一部份,其主要目的大致上是用来放宽原契约中某些条款的规定,或是针对原条款日后的改变加以注明,使契约双方的权益更加明确。
2020-05-25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补充性《罗马规约》序言和第1条均强调,根据本规约设立的国际刑事法院对国内(家)刑事管辖权起补充作用。然而,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适用的补充性还应遵守以下前提条件。(一)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补充性的积极适用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补充性的积极适用主
2020-05-25
美国业余体育争议的非诉讼解决方法,主要通过仲裁解决。美国仲裁协会负责处理与业余体育运动有关的争议,包括参赛资格、兴奋剂问题等。仲裁裁决虽然不是最终且有约束力的,但仍是首选解决方法。美国仲裁协会拥有权威性和专业的仲裁员,仲裁程序规范,为当事人提供公正高
涉外仲裁当事人申请外国法院承认仲裁裁决的程序。文章介绍了国际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背景以及中国涉外仲裁当事人的申请程序,并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办理申请事宜。同时,文章还涉及涉外仲裁中的法律适用,包括程序法律适用和实体法律适用,以及涉外仲裁适用实体法律的三大
新的仲裁司法监督制度中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及其对涉外仲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文章详细阐述了撤销裁决审查与仲裁协议效力异议审查的区别,以及撤销裁决审查和申请不予执行裁决审查的不同之处。在审查方式和效果上,撤销裁决审查具有主动性和广泛影响力,而申请不予执
《世界人权宣言》的法律影响,虽然其并非强制性国际公约,但它为后续的两份联合国人权公约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并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讨论了宣言中的争议性条款,如关于死刑和监禁刑罚的观点。尽管存在争议,但许多学者、律师和法庭仍经常引用宣言条款来支持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