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具体公式为: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收入总额包括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根据《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政府指导的企业拆迁也称为企业政策性搬迁。符合政策性搬迁企业的搬迁收入扣除搬迁支出后的余额为企业的搬迁所得。搬迁支出指的是重置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和搬迁损失费用,不包括安置职工的费用。
企业应在搬迁完成年度将搬迁所得计入当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搬迁完成年度是指企业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搬迁完成年度的认定标准是从搬迁开始的5年内(包括搬迁当年度)。在这5年内,搬迁补偿款扣除搬迁费用支出和资产处置支出后的结余款项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宾馆承租人在政府征地拆迁中的补偿款问题。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承租人是有权获得拆迁补偿的,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达成协议后,如一方未履行,另一方可提起诉讼。在拆迁评估中需注意
旧城改造和棚改的区别及补偿标准。旧城改造主要针对申请拆除重建的旧住宅区,遵循自愿原则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棚改则针对老旧住宅区,以政府主导为主,可强制执行。两者在运作模式、强制性、配建要求等方面存在不同。补偿方面,旧城改造和棚改都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包括房
宅基地区位补偿款的继承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宅基地征收补偿款归集体村民所有,如果被继承人在补偿款得到之后去世,可作为遗产继承。拆迁补偿包括房屋补偿和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地上物补偿归房屋权利人,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款归属则视情况而定。若未实际取得安置房,法院可
中国征地补偿款的分配程序。补偿款由村民大会或村民委员会决定分配,若村民未收到补偿费可向当地政府反映。同时,如果村民委员会未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公布不真实,村民有权向政府或主管部门反映。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征用土地的程序,包括方案拟订、审查报批、公告、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