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许可经营的合同纠纷其实就是属于合同纠纷,其中违约的一方给另一方造成了经济损失,要
2024-03-20
员工与医院合同违约金法律没有规定具体数额,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除非存在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花费专项培训费或者存在竞业限制的情形。具体是否应当赔偿、赔偿数额建议结合合同约定和具体情形来判断。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提前30
2024-03-19
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因此,企业若因劳动者被隔离而与劳动者解除合同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有权提起仲裁,并要求企业支付双倍工资。
2024-03-1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单方修改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可以拒绝履行的,并且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
2024-03-19
承租方违约租赁合同不会自动终止,但出租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
2024-03-18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通知一般是自送达到当事人时生效的,通知送达对方后,合同正式解除。第九十六条 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2024-03-18
签完合同后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最后,合同是指双方按照既定的规
2024-03-17
条文中的“退货”,是解除后的违约责任。承担修理、更换、重作、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是不解除合同时的违约责任,原给付仍然保持。此是不解除合同而承担违约责任的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
2024-03-16
依法订立的合同在当事人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除依当事人协议或法律规定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之外,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合同义务;即使在一方违约时,如未造成另一方订立合同的主要目的难以实现的后果,另一方也不得轻易解除合同。合同信守原则是社会经济对合同法基本要
2024-03-16
解除合同可以要求合同相对方赔偿损失。但在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而没有采取的,应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解除只向将来发生效力的,违约方应当赔偿另一方因违反合同受到的损失;解除溯及既往的,违约方应当支付受害方因订立合同、准备履行合同
2024-03-15
因违约而导致合同解除的应承担 因缔约过失而导致合同无效的,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合同的解除并不是自始无效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也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条件成就合同解除,还有法定的合同解除的情况。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
2024-03-15
对于违约方,能否主张解除合同,一般持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民法典》第563条规定了法定解除的五种情形,但是,该五种情形是赋予守约方的合同解除权,违约方无权行使法定解除权。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违约方一般是没
2024-03-14
装修公司没有按合同要求完成装修交房的,业主可以催告装修公司在合理期限内完成装修,在合理期限内无法完成的,可以解除合同,要求装修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
2024-03-14
如果因供货方原因导致不能全部或部分交货,应依照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比例乘以不能交货的部分货款计算违约金。在供应合同纠纷中,供需双方分别有哪些行为构成违约,合同当事人应如何承担各自的违约责任。在了解了供应合同违约责任后,在履行供应合同时必须注意避免上述违约
2024-03-13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如果是非法解除的,受害人可以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是合法解除的,权利与义务就会终止,一般是不能起诉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五)债权人免除债务;第九十二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
2024-03-13
合同解除的几种条件,包括迟延履行、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和债务人的过错。根据合同性质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不同,这些情况有不同的限定。若违约情况严重或债务人过错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债权人可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可得利益的赔偿标准和赔偿规则等内容。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赔偿应当遵循补偿受害人的损失的原则,并适用损益相抵规则。赔偿范围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和因合同解除产生
中标人未交履约保证金时是否能解除合同的问题。履约保证金是确保合同履行的财力担保,但其性质和效力缺乏法律依据。合同解除的依据包括一般法定解除条件、特别的法定解除条件和约定解除。在特定情况下,如建立了供应商的诚信档案和综合考核评估制度,履约保证金不再必要
关于解除租赁合同通知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合同解除的约定和法定情形、解除权的行使等。同时,也介绍了租赁合同的特征,如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特定的非消耗物作为标的物,转移财产使用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