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合同诈骗罪既遂的处罚为:犯此罪且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
2023-08-22
合同纠纷属于民事案件,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涉嫌合同诈骗罪,数额在两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
2023-08-21
诈骗刑事犯罪是通过欺诈、欺骗等的方式对他的财产进行非法的占有,而诈骗罪的违法犯罪所得是要进行追缴的,在司法实践中诈骗类的刑事犯罪也是很多的,那么如果遇上诈骗案,诈骗案的退赃程序是什么呢?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案件涉及赃款赃物由公安机关负责追缴
2023-08-21
债务人下落不明不一定是诈骗。如果债务人下落不明是为了逃避债务,非法占有债权人财产,可以认为债务人构成诈骗;如果债务人下落不明不是出于逃避债务的目的,仍然有还款的意思,不应当认定为诈骗。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
2023-08-20
对于贷款诈骗来说,贷款诈骗是指通过贷款的方式诈骗财产的行为,那么对于贷款诈骗来说,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期限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这个里面是有过程的,首先要对嫌
2023-08-20
合同欺诈,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例如,误将劣质产品认为是优质产品,误将有重大瑕疵的标的物认为无暇疵,误认为欺诈人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等等。这种错误,必
2023-08-19
合同诈骗的立案标准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
2023-08-19
合同是双方之间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的,我们签订合同应该要有契约精神,但是有的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思,与他人订立合同也是一种诈骗的行为,对于这一种行为,是构成相关的犯罪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2023-08-18
1、发现被诈骗之后,保留诈骗的证据; 2、向当地的警方报案;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
2023-08-17
合同诈骗罪,也就是刑事案件,那么需要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那么合同诈骗罪立案程序是什么?通常是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后,移交给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由法院判决。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以上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关于合同诈骗罪立案程序的
2023-08-17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案标准为: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四)
2023-08-17
合同诈骗行为判不判刑要看行为人诈骗金额是否达到法律规定数额较大的标准,如果没有的,那么只是民事欺诈行为。因此接下来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合同诈骗需要判刑吗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
2023-08-16
邓玉娇 故意杀人罪 5月18日中午,巴东县公安局在互联网上通报了“5.10”案件的一些细节和警方的处置情况。巴东县公安局称,已经以邓玉娇涉嫌故意杀人对其立案侦查,是否自首须经法院认定。此时邓贵大闻声进入该房,亦与邓玉娇争吵。邓贵大称自己有钱,来消费就应
2023-08-16
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遇到一些涉及到财产安全的问题。当我们碰到需要资金转账的问题,一定要小心提防,确保安全后再进行转账,因为诈骗往往就是通过促使你进行资金交易进行操作,那么诈骗金额达到多少会立案? 2、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
2023-08-16
1、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附随的单据、文件。 主要指使用过期的信用证、使用无效的信用证、使用涂改的信用证等。 可以是开证申请人骗银行开具信用证,也可以足他人骗取他人已开出的信用证行骗。 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信用证欺诈的种类的
2023-08-16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需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最终由法院审理和判决。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可分为多种情形。法律规定相应的刑罚和罚金。
构成欺诈行为的四个要件。首先,欺诈人必须有欺诈的故意,包括陈述虚假事实和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其次,欺诈人必须实施欺诈行为,如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第三,被欺诈人必须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且与合同内容密切相关。最后,被欺诈人必须因错误认识而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的处罚规定。自然人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不同刑罚,单位犯合同诈骗罪则需判处罚金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个人合同诈骗和单位合同诈骗的量刑标准也有所涉及,详细阐述了不同数额和情形下的刑期和罚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