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和第五百九十条,当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甲方无法履行合同时,甲方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赔偿责任,但法律另有
2024-02-15
迟延履行金是对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一种法定责任,既给申请人补偿损失,又对被执行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惩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照判决、
2024-02-11
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被执行人应该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如果被执行人未按照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钱义务,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如果被执行人未按照法律文书指定
2024-02-09
种类物不是特定物,如果种类物灭失的,不会履行不能。履行不能又称给付不能,是指债务人由于某种原因,事实上已不可能履行债务。履行是否可能,应依一般社会观念判断,而不能仅凭债务人的观念加以断定。但履行不能不包括下列情形:履行困难;债务人缺乏资力;选择之债中尚
2024-02-07
我国学术著作和司法实践中常见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提法,但现行合同法未使用这两个概念。一般认为,直接损失是财物减少、灭失或损毁以及因此增加的支出,间接损失是可得利益的
2024-02-04
诚信在日常生活和民事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人的劣根性会暴露出来,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重视诚信原则的社会功能,完善失信惩罚制度,对于诚信体系的建
2024-01-31
合同违约后,违约方需要承担责任。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以及赔偿金和定金的责任。对于金钱债务,违约方应无条件继续履行。对于非金钱债务
2024-01-28
我国《合同法》第94条规定了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因不可抗力、预期违约、迟延履行且经催告和违约等。不可抗力是指不受当事人意志支配的力量,如自然灾害和政府行为。预期违约是
2024-01-27
2、如发现合同并未就此进行约定,则应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合同目的、双方履约能力、法律后果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选择具体有效的救济途径;
2024-01-20
合同解除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况。其中,不可抗力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力量,如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突发事件等。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可抗力必须具备客观
2024-01-19
工程严重延期的,造成工程无法按约定的时间完工的,建设单位可以不履行合同,也可以解除合同,要求施工单位赔偿损失。(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
2024-01-19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了违约的基本形态和承担违约责任的种类。违约行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合同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
2024-01-16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未按法律文书规定期限履行金钱义务的被执行人,应当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的两倍作为迟延履行金;对于未按法律文书规定期限履
2024-01-15
不能履行,又叫给付不能,是指债务人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债务的履行。前者是合同无效的原因,后者是违约的类型,分别债务人是否具有免责事由,或依风险负担规则处理,或依违约责任规则处理。一时不能履行在继续性合同场合便成为部分不能履行,可构成
2024-01-15
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金钱债务只存在迟延履行,不存在履行不能,因此,应无条件适用继续履行的责任形式。采取补救措施作为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是指矫正合同不适当履行、使履行缺陷得以
2024-01-09
平等权与支配权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护。古代法律中的支配权与现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解析。在合同法领域,强调了法官如何判断合同效力。最后,通过一个案例阐述了在法律责任方面如何根据事实进行公正判决。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内容包括保密性要求、诚信合作原则、保密价格和收入、限定客户范围、协议变动需补充协议确认、有效文件形式、合同解除或延期的共同签署同意等条款。同时,文章还涉及甲方实力和履约承诺、滞纳金支付、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以及补充条款等其他条款。
中国法律中的瑕疵履行概念,介绍了其与不能履行、迟延履行和拒绝履行的区别,重点分析了加害给付与瑕疵履行的不同点。瑕疵履行虽然履行存在缺陷,但仍可视作一种履行行为;而加害给付则因履行行为给债权人带来超出履行利益的损害。举例说明了两者在买卖合同中的具体表现
违反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不履行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等。当债务人出现违约行为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对方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要求赔偿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