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互联网上是查不到的,必须到公安车管所的专用网站才能查到。法律法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交强险赔偿的损失,由第三者责任险进行赔偿,对于标的车及标的车上人,标的车驾驶员的赔偿由
2020-05-2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事故处理机关单方面作出的行为,不需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也就是说,当事人拒收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影响公安机关的送达。当然,当事人收到有异议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与交通事故有关的争议。只有认真签收公安交通管理部
2020-05-25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为根据,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一种法律文书。
2020-05-25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根据交通事故认
2020-05-25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公安部制订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的有关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民事诉讼案中不属司法审查范围。因其特殊的地位,保险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在理赔中把它当作具有无可辩驳的证明力的证据来对待,采取
2020-05-25
在文书顶端正中写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字样。“对于19××年×月×日×时×分发生在××的×××和×××交通事故,经本机关现场调查,分析研究后,做出如下责任认定。”这是该责任认定书的关键项目,应用分条分项的方式一一写明分析认定的具体内容。根据交通法
2020-05-2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按下列时限作出,即: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
2020-05-25
新的交通安全法将原来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改为交通事故认定书,去掉了责任二字,体现出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和理念上的变化。如果通过审理,能够查明认定书确是有错误,对交警事故认定书可以不予采信,并最终根据查明的事实和不同的归责原则确定赔偿数额的分配。
2020-05-25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
2020-05-25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不服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申请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一)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
2020-05-25
平时在行车路上,经常看见插队的、加塞的任性车主。不顾前后车辆强行插队或者路口突然变道,这种情况如若追尾,必须是他们全责。所以下次在遇到这些可恶的“插队党”,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吗?让他们一次记住,插队的代价。我国交通法明确规定,转弯的机动车必须优先让直
2020-05-25
(一)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并送达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对无法查
2020-05-25
也就是说,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权对责任认定书作出审查,判断责任认定书的有效、无效。因此,作为检、法两家办案部门,在办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应加强事故认定书的证据意识,从而加大对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审查力度,敢于向事故责任认定书置疑,确保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
2020-05-25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20
2020-05-2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事故处理机关单方面作出的行为,不需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只要事故处理机关对拒收认定书的行为记录在案,即视为送达。也就是说,当事人拒收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影响公安机关的送达。当然,当事人收到有异议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
2020-05-25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归属及其处罚情况。对于全部责任和无责任的情况,违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对于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情况,主要违规方承担主要责任,其他违规方承担次要责任;在各方均有违规行为时,各方承担同等责任。此外,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原则。机动车一方需承担严格责任,但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责任可减轻。损失若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机动车一方可完全免除责任。
逆行驾驶与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问题。一般情况下,逆行驾驶一方承担主要责任,而闯红灯一方承担次要责任。逆行驾驶的罚款为200元,并且会扣除驾照分数。具体责任及处罚由交警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认定。
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指出在回答问题时需认真准确,特别是在面对模糊问题时需要引起注意。同时强调了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审查认定书内容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