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九、合同有效期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执二份,乙方执一份。
2024-06-13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务关系一般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解除劳务合同时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则
2024-06-12
即如果要劳务承包人自己包料和机械设备,一定要以总承包人的名义与劳务承包方另行签订材料委托采购合同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否则就会出现名为劳务分包实为专业分包或者转包的无效合同的法律风险。
2024-06-12
《劳动合同法》限定了劳务派遣岗位的范围: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就实践而言,以下岗位可以尝试使用劳务派遣:保安、保洁、绿化养护、行政助理、接待、电话营销、客户服务、业务员、操作工、维修工、主持人、司仪、礼仪小姐、摄像师
2024-06-11
劳务派遣合同的解除条件包括:1.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2.劳务派遣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3.劳务派遣单位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4.劳务派遣
2024-06-09
劳务费是指进行劳动时用人单位向劳乏派遣公司支付的费用,而与设计公司签订的设计服务合同并不属于劳务派遣,所以不能开劳务费。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
2024-06-07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在主体资格、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主体的待遇、报酬的性质、用人单位的义务、适用的法律、受国家干预程度、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纠纷的处理方式以及劳动力
2024-06-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协议。本协议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甲方按照国家的规定和乙方的工作岗位,支付乙方劳动报酬,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天津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因生产经营的需
2024-06-05
主要体现在法律关系的区别,建设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而劳务合同是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务人员签订的。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第
2024-06-05
劳务派遣公司的资质办理流程包括申请行政许可、提交相关材料以及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查和公司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需要满足一定
2024-06-03
如何认定事实劳务关系解除时间?法律只是规定了劳动关系解除的法定情形,但除《劳动合同法》第40条针对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明确规定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外,对于其他情形的劳动关系解除形式,法律
2024-06-0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应当通过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来建立。如果劳动关系已经建立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应在一个月内
2024-05-30
建筑劳务分包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条件。首先,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需要达到30万元以上。其次,企业需要有相关专业技术员或本专业高级工以上的技术负责人。第三,企业中级、高级工
2024-05-29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
2024-05-24
劳务派遣又称人力派遣、劳动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这种用工形式很好的推动了劳动力的发展,但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们便一起来看看进行劳务派遣
2024-05-24
实习协议的内容。协议包括实习安排、实习期待遇、甲方权利和义务、乙方在实习期应遵守的规定以及其他事项。实习部门、岗位、时间和内容都有明确说明。同时,协议还规定了实习补贴、考核评价和保密要求等。实习期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纠纷。
张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张某在公司工作期间遭遇调岗降薪问题,并面临公司解除合同的争议。庭审实录中,双方就张某是否自动离职、是否应按照工程师的工资标准补足工资差额、保险缴纳及加班工资等问题展开辩论。张某及其律师提出了相应的反驳意见。
劳务派遣工合同未到期时的裁员处理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裁员是否合法决定了是否需要劳务派遣单位赔偿。同时介绍了劳务派遣的定义、优势以及被派遣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待遇和政治权利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