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职工离职后用人单位逼着劳动者工作的,是侵犯劳动者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等的方式解决纠纷。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
2020-05-25
辞职信拍照留证据没有用,证据需要是原件。毕竟拍照只是证明你写了这么一个东西,但是没有证明你“送达”。员工对于自己辞职的行为本身、辞职的理由负有举证责任。因此员工在辞职前、辞职时就应当有意识地保留相应的证据。
2020-05-25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的离职补偿金是按月工资计算的,而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
2020-05-25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中途离过职的,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是依据劳动者平均工资和在用人单位工作年限计算的,工作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其次还是要对离职补偿金进行区分,对于终止劳动合同,如果是国有企业,或员工以前是国有企业员工身份的,员工终止劳动合同要按照
2020-05-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按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支付,但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而对员工而言,要是想防止日后出现竞业限制纠纷的,可以在辞职时,要求公司出具确认书,明确是否需要履行竞
2020-05-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教师是属于编制职工的,并不是不能辞退的,教师出现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等的情形时,是可以解聘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理申诉的主管部门逾期未作处理的,或者
2020-05-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延迟给经济补偿金的,如果不超过一个月是正常的,如果超过一个月还不给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追讨经济补偿金。根据原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减人员,应发给被裁减人
2020-05-25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05-25
关于高管离职经济补偿金,具体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月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如果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到现在
2020-05-25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女职工休了半年产假后,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按其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工作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如果是自愿离职的,没有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05-25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者是可以要求经济补偿的,而生育津贴是属于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所以可以要求经济补偿。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
2020-05-25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过了试用期用,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劳动者是可以请求经济补偿的,按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
2020-05-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职工离职的经济补偿金一直不发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劳动者要注意的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不能一
2020-05-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离职问题产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是可以到劳动局投诉的,劳动局会依据实际情况解除争议。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2020-05-25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者辞职后要三个月才能走的,是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30天后可以离职。(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
2020-05-25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向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裁减员工时,应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同时,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修订草案扩大了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