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物管公司收取停车费,负有保管义务,可以要求赔偿。高楼居民高空抛物也负有责任,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物管公司和整幢楼的业主,要求赔偿损失。作为住户,首先要树立文明意识,高空坠物纯属损人不利己,从自己做起将物品妥善放置,以免发生伤亡意外。还有要做到文明停车
2024-02-14
在装修期间,为了防止高空坠物的发生,有几种方法可以采取。首先,提醒工人和业主不要主动抛物。其次,要注意检查房屋,特别是门窗边沿的螺丝、窗框、外窗玻璃,以及阳台和天窗
2024-02-09
高空抛物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包括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和从建筑物上坠落物品两种行为,一般情况下很难确定具体是由谁造成的,或者确认是谁抛弃的物品。法律为了保护受害人,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做了规定。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赔偿金一般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2024-02-09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工地高空坠物责任划分,如果能够找到具体侵权责任人,则由侵权责任人承担责任;如果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则由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
2024-02-06
高空坠物砸坏东西的,要承担侵权的责任,如果是故障高空抛物的,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损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社会矛盾纠纷。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
2024-02-06
高空坠物造成车辆和人员受伤时,确定侵权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除非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建筑物使用人应给予补偿。如果受害方向负责该小区房屋和设
2024-02-03
最高人民法院意见明确,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准确判断行为性质,正确适用罪名,准确裁量刑罚。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
2024-02-03
《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建筑物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就是建筑物致害责任的典型表现。受害人自己无法
2024-02-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对于高空坠物砸死小孩的责任追究,一般情况下应由坠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除非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如果无法确定具
2024-01-29
高空抛物,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是民事侵权的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造成他人死亡的,可以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是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明确高空抛物责任分担一直以来高空抛物行为倍受关注,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制约
2024-01-29
《侵权责任法》明确高空抛物责任分担一直以来高空抛物行为倍受关注,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制约,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而且处理此类事件的结果也不同。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是指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侵
2024-01-29
需要看供电局有没有过错,例如高压线是否老化,是否有树立相应的警示牌,是否对高压线路定期进行检查等。但对因高压电引起的人身损害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按照致害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原因力确定各自的责任。没有固定收入或者无收入的,按事故发生地上年度职工平均
2024-01-29
对于高空坠物的罚款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为高空坠物的真正侵权人有的时候非常难以确定。过失造成高空坠物,如果造成他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构成犯罪。造成财物损失的,则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侵权致人死亡的,应当支付死者家属一定数额的死亡赔偿金。
2024-01-28
高空坠物伤人的赔偿包括医药费、鉴定费、护理费、误工费以及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为了应对高空坠物,建议在楼梯口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居民避免高空抛撒垃圾;在合适位置安装摄
2024-01-27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
2024-01-24
高危作业侵权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于高危作业侵权,加害人需承担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的举证责任。对于人身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在不同情况下,根据具体法律规定和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来确定举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高度危险
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却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法院当事人对“法律事实”同“真实事实”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不能正确理解,导致当事人对法律及法院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在本文中,笔者将依据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理论就在侵权诉讼中当事人应当承担的举证
高度危险作业作为一种行为,其行为的发生是该侵权责任认定的前提,只有作业人实施了高度危险作业行为,才有可能造成对他人的侵权行为。高度危险作业的损害结果认定包括人身方面的损害结果和财产方面的损害结果。只要高度危险作业行为对被侵权人造成损害就符合损害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