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按揭贷款承诺的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起即具有法律约束力。银行按揭承诺是银行作出的一种合法民事行为,一旦成立即产生法律效力。根据该法律规定,银行在出具承诺后与买卖双方形成合同关系,银行有义务履行承诺。如果银行拒不履行承诺,债权人(即买卖双方)有权要求强制履行。
二、二手房按揭贷款承诺中银行的义务
二手房按揭承诺是指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根据买卖合同约定,买方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出具保证买卖双方办理完毕房屋转让过户手续,并在国土房产局办理完毕抵押登记手续后,按约定向买方发放贷款并将款项打入卖方(或其委托人)账户的承诺。银行的义务就是将来给买方贷款,并将款项打入卖方账户用于支付买方购房款。
三、银行无法实现承诺的法律后果
除非存在不可抗力等免责事由,一旦银行拒绝履行承诺,买卖双方均有权通过诉讼行使请求权,并可要求法院判决银行强制履行。
四、政策调整并不一定构成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法定的免责条件,指的是无法预测、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风雨、地震、干旱、暴雪等)和社会原因引起的战争、罢工、政府禁令等。政策变化并不一定构成不可抗力,只有符合“三不”条件才能构成免责。就中国楼市而言,目前全国房价居高不下,国家不断出台新政策并持续打压房价,这已经成为公众所知。因此,不能将政策调整视为不可抗力。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我国关于房屋产权执行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当债务人逾期还款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财产。执行程序包括当事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否则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可因某些原因中止或中断。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债务人签收催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当发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时,如果一方仅部分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未履行部分。对于违约瑕疵和部分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
行政诉讼判决的四种情形。其中,维持判决适用于证据确凿、法律和法规适用正确的具体行政行为;撤销或部分撤销判决适用于存在主要证据不足等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强制履行判决针对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变更行政处罚判决则是在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时适用。同时,被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