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对立案材料三审查,是指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立案材料进行调查、分析与判断,以决定是否犯罪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立案决定的行为。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27条之规定,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对举报中心移交举报的线索进行审查后,认
2023-10-03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2023-10-02
公诉权拓展了,是否会对侦查权和审判权造成威胁?公诉权的拓展也是如此。从检察机关内部来讲,公诉权的拓展不仅对现有的批准逮捕权和部分案件的侦查权不应成为一种威胁,而且更是完善检察权内部体系、凸显检察权性质和地位的需要。
2023-10-02
依照这些规定,公诉人接案后,便应当认真审阅案卷材料,全面熟悉案情,掌握本案的 基本事实和基本证据。为了提高公诉人在庭上的执法水平和应变能力,关键要搞好庭前预测,增强庭上抗辩能力。庭前准确预测被告人、辩护人的辩护观点,对辩护的问题做好有 针对性的准备,对
2023-10-02
公诉科要结合上级检察机关的总体部署和我院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端正司法理念和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行为,专题分析自身司法规范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找准本部门、本条线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细化实化目标任务、工作责任、
2023-10-02
在工作中,有些人会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利用手中的职权侵占了企业的财物很可能会构成职务侵占罪,但是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很多人会及时归还财物,那么,立案前归还还算职务侵占罪吗? 职务侵占罪立案归还财物依然会被判刑,归还财
2023-10-02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公共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对放火罪的处罚也是很严格的,放火罪要达到立案标准才能立案。 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
2023-10-0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2023-10-01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如果被羁押的,不存在变更住所的情形,如果是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要变更住所需要经执行机关批准。(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
2023-09-30
但是对于检察机关在起诉书中没有对特定的被告人提出指控的事实,法院以“检察院起诉有遗漏”为由,直接对被告人据以判处刑罚的做法,无论如何都是违法的。人民检察院一旦对被告人提起公诉,就使案件处于既诉状态,从而引起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的审判。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2023-09-30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是执行控诉职能的当事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也需要履行诉讼义务。(六)申诉的权利,即不服生效裁判的,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再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5条的规定,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
2023-09-30
经济刑事案件包括很多不同的犯罪,如走私假币、虚报注册资本、妨害清算、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等,罪名不同,立案标准也不一致。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条规定,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
2023-09-30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公安机关在受理刑事案件的时候,并不是对于任何案件都会进行案件受理的,因此是需要其案件达到了立案标准,才会进行相关的立案侦查,这样才不会导
2023-09-30
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三日 附: 关于毒品案件立案标准的说明 当前,贩毒犯罪日趋猖撅,大量种植罂栗以及制造假毒品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公安部一九七九年制定的《关于刑事部门分管的刑事案件及其立案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毒品犯罪也没有规定具体的立案标准。从严
2023-09-29
手机丢了需要看手机是基于个人原因遗失还是由于盗窃或者抢夺等外力原因导致丢失。如果手机被他人盗窃,且手机的价值达到1千元以上的,一般可以予以立案处理。
2023-09-29
刑事案件管辖变更对羁押期限的影响,阐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文章指出,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涉及其他重要罪行时,羁押期限可重新计算。但对于在侦查期间改变管辖后能否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况,法律未明确规定。因此,对于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定义和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对于特定情况可在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是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其适用条件包括符合逮捕条件且符合特定情形,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