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立足国内实践,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国家确定的重大经济改革任务,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推广运用
2024-11-1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对复查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复核。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
2024-11-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省级人民检察院收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交办的外国刑事司法协助请求后,应当依法执行,或者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执行。负责执行的人民检察院收到刑事司法协助请求书和所附材料后,应当立即安排执行,并将执行结果及有关材料报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后,
2024-10-26
2015年2月,针对信息公开“成绩单”公布,国务院办公厅严格督查,各部门“交作业”的时间大为提前。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更加明确地强调推进行政权力清单、财政资金、公共服务、国有企业、环境保护等9大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
2024-10-26
株洲市国土局信息公开的依据是什么?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应当指定机构具体负责本级人民政府、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并将政府信息月公开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一并考核。第十六条各级国家
2024-10-2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是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信访的,提出信访的,适用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其中的重要信访事项,可以向下级公安机关进行交办,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反馈结果,并提交办结报告。根据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我国领域
2024-10-2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各级监察委员有监督的部门的,各级监察委员会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委员会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人民代表
2024-10-23
《信访条例》关于“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健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级表达诉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越级上访的可能行政机关不
2024-09-27
对于该事件,公安机关信访制度适用回避的,办理信访事项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信访事项或者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回避申请权是为确保信访事项办理的公正性,而赋予信访人申请有直接利害关系人回避的权利。
2024-09-25
“听证”,用英文表述就是“hearing”,其内涵是“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听证最初适用于司法领域,是司法审判活动的一项必经程序,谓之“司法听证”;后来,听证逐步适用于立法领域,立法机关为制定可行的法律而邀请各方人士陈述意见以作为其审查议案的参考,学者称之为“
2024-09-21
《规定》还明确了公开方式和时限,属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但由于公共事务的庞杂性、琐碎性、和日常性,因此行政的腐败机会相对比较大,为了遏制腐败现象,美国、英国等国家都出台了一些相对应的措施,例如美国
2024-09-20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不予公开。第十三条 除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政府信息外,政府信息应当公开。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采取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方式。行政机关不能确定政
2024-09-1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4-09-13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印发《关于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9月5日,最高检下发《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和监督程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最高检办公厅负责人就有关问题。经最高检、司法部研究,报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政法
2024-09-0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一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不能申请复议。复核机关经审查,认定处理决定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线索处置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应当按
2024-09-03
行政监督的定义、分类和法律性质。行政监督是对行政相对人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行政监督具有法律效力,其法律性质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活动的组成部分。行政监督的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主要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包括公职人员、国有企业人员等的贪污犯罪和职务犯罪。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与其他机关配合共同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同时遵循宪法和法律,保障权益,权责对等,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确保监察工作的合理性。
行政监督职责的可诉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某些行政事项不可诉,如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等。然而,对于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决定等行政事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除此之外,人民法院还受理其他根据法
行政监督的概念、分类和法律依据。行政监督是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申请条件没有具体规定,只要属于监督范围的事项,行政相对人即可申请。其法律依据为《行政监察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