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拘留期限一般是3日。存在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1-4日,以方便查清案情;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的期限还可以延长至30日。因此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期限一般为3日,最长不得超过30日。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
2024-01-28
另查明,在2012年10月16日之前,原告向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状起诉重庆市公安局行政不作为,该院经审查后于2012年10月16日通知原告,要求原告补充完整材料后再进行立案审查。2012年11月30日,原告再次向渝北法院递交行政诉状,起诉重庆市公安局行政不作为违法
2024-01-28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第五十二条人
2024-01-27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因与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法院通知形式,参加到诉讼中来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种法律关系既有第三人与被告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也有第三人与原告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还包
2024-01-25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024-01-24
派出所立案侦查期间移交司法所是不可以的,拘留、逮捕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均由公安机关执行。司法所是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的,不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
2024-01-20
权利受到侵犯必然需要救济,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六章三十七条至四十二条对行政诉讼立案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符合上述六个条件,人
2024-01-16
行政诉讼的条件有:原告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符合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应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1-15
第一步,将起诉材料交法官审查;第三步,持交费回单到原法官窗口办理立案手续,领取受理通知书、举证通知书、传票等材料。执行案件立案流程与上述步骤基本相同。
2024-01-12
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是指当事人提起诉讼和人民法院审理涉外行政诉讼的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准则和精神。既包括行政诉讼的通用原则,又包括涉外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对等原则是指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人民法院对该国的公民、
2024-01-12
行政不作为可以构成行政侵权,并应当承担行政侵权责任。但是中国《国家赔偿法》关于行政赔偿中,并未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造成相对方损害的行政赔偿责任。行政不作为与滥施权力、乱作为不同,滥施权力者是利用权力做出超出合法权限或不依法定程序的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
2024-01-10
本文介绍了检察院立案侦查的过程和法律依据。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收到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立案。对于有
2024-01-05
从理论上,行政不作为可以构成行政侵权,并应当承担行政侵权责任。但是中国《国家赔偿法》关于行政赔偿中,并未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造成相对方损害的行政赔偿责任。从立法原则可以推定,违法的行政不作为是导致行政侵权的重要的行为方式,不应当也不可能将违法的行政不作
2024-01-04
原告在诉状中称:“XX区人民政府为了占用原告转正名额,虚构XX铁矿被被告批准关闭的事实,擅自下文并动用公安强迫清退原告回乡”——答辩人注意到,原告的这一陈述内容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原告等人对《XX区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书》仍然不服,又向XX市人民政府(答
2024-01-03
现在给付之诉,就是在给付判决生效后,义务人即应向权利人履行一定的义务。按照请求给付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特定物给付之诉,种类物给付之诉和特定行为给付之诉。所谓种类物给付之诉,就是要求对方交付具有共同物理性能和经济意义的、可以互相代替的、能够用度量衡计算
2024-01-03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行政不作为主体是行政主体,其不作为状态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行政不作为的客体是为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法定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