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 行政不作为的原告如何起诉行政机关

    所谓行政不作为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对某事项负有法定管理职责而不履行该职责,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从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

    2020-05-25

  • 违法建筑行政不作为的司法解释

    有关主管部门在查处违法建筑工作中存在行政不作为或查处不力的,追究部门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二)国土主管部门未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对处于危险边坡的违法建筑未及时发现、处理,未积极配合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行为的;(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未取得《施工

    2020-05-25

  • 房管局行政不作为赔偿的规定

    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行政不作为需要赔偿,只能根据国家赔偿的相关规定

    2020-05-25

  • 行政诉讼适格被告如何确认

    规定了用地面积及四至。四至所涉马令云、王松芬夫妻以该规划许可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2016年5月30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为马年付颁发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适格的被告应是县级政府。

    2020-05-25

  • 行政不作为复议时效

    行政诉讼是有复议诉讼时效限制的。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行政争议是否经过行政复议,法律规定了两种不同的诉讼时效。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

    2020-05-25

  • 工商部门行政不作为的规定

    查处违章违法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法定责任。一些工商干部对申请行政审批事项对象的询问随意答复,不履行首问责任人的职责。少数同志思想观念仍然“盲目乐观”,认为工商部门 “吃皇粮、拿军饷”,是强势权力部门,俨然一副管理者姿态自居

    2020-05-25

  • 不完全行政不作为

    行政不作为与不履行法定职责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不是一个概念,行政不作为所包含的范围远大于不履行法定职责。综上所述,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积极作为的行政义务,并且具有作为的可能性,但却在程序上超过法定期间或合理期间消极的有所不为的行政违法行为。

    2020-05-25

  • 行政不作为救济途径

    一般意义上讲,对行政行为的救济,主要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条途径。从上述法条内容来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于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救济范围基本一致。在有履行的必要或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责令履行让行政主体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义务。如相对人申请颁证,但行政主

    2020-05-25

  • 不按法定履行行政职责与行政不作为的区别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积极作为的行政义务,并且具有作为的可能性,但却在程序上超过法定期间或合理期间消极的有所不为的行政违法行为。不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行政主体负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规定的职责,有能力履行而明示拒绝履

    2020-05-25

  • 什么情形依法不追究原则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在立案后的诉讼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某种情形的案件,应当采取措施终止诉讼。实行依法不追究原则的意义:保障国家的追诉权能够得到统一正

    2020-05-25

  • 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可以受到法律保护

    后原告曾于2004年6月29日向夏邑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察大队报案,经公安机关侦查未果,原告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归还下余现金5万元。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四)、(五)项、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杜进才的诉讼请求。综上分析,本

    2020-05-25

  • 暂缓起诉是怎样的

    暂缓起诉是公诉裁量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暂缓起诉的价值在过去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但随着犯罪率的不断升高,人们对刑罚目的性的认识,以及对公诉目的性认识的不断深刻,各国开始普遍重视暂缓起诉在实现诉讼经济,保护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权利,以及恢复犯罪造成的社区关系

    2020-05-25

  • 继承的诉讼主体和诉讼费如何确定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量少交诉讼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0条,“继承诉讼开始后,如继承人、受遗赠人中有既不愿参加诉讼,又不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应追加为共同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不再列为当事人。”法院没有强迫原告起诉全部继

    2020-05-25

  • 行政不作为可以起诉吗

    一般意义上讲,对行政行为的救济,主要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条途径。可见,对于行政行为,相对人可以通过信访的形式向信访工作机构和有关行政机关提出,而信访工作机构和有关行政机关必须依照信访条例予以登记、处理、答复相对人。《信访条例》的规定,使信访已经成为

    2020-05-25

  • 行政不作为代理词

    根据法律规定,XX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指派我担任本案被告某县公安消防大队的诉讼代理人。今天依法出庭参加诉讼,现发表以下意见,供合议庭评议时参考:

    2020-05-25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行政不作为主体是行政主体,其不作为状态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行政不作为的客体是为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法定

  • 自由选择制度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与证据能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