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医疗事故等级 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责任 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事故处理 医疗纠纷
三级分类: 不限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其它医疗事故鉴定知识
2024-12-08
外伤后引起听觉器官的其他改变。3、肢体关节、肌键损伤,伴有临床体症。
2024-12-08
活体检验是为了确定被鉴定人的损伤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及各器官功能状态而进行的人身检查。本人申请到 对被伤者 做相关法医学方面的司法鉴定,请出具法医学鉴定委托书。
2024-12-08
发生病员死亡事件,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因或双方对死因有争议者,应请法医进行尸体解剖,费用由申请鉴定方负责。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由相关专业技术专家及法医组成。
2024-12-07
1)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3)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2)时效: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医学会应
2024-12-07
医疗差错与事故的区别在于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性不同。但是,下列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一是虽有医疗过失,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二是由于病人病情或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三是由于病人和家属不配合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医疗事故是特定的职
2024-12-07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建设越来越完整,很多技术也都渐渐发达发展起来。医疗技术在这一反面也逐渐完善。所以医疗事故在我国时常有发生,一旦发生了医疗事故,有很多时候家属都会认为了医院的责任。那么如果要证明是医疗技术出现事故问题的话,要怎么去鉴定呢?
2024-12-06
删除第3款颈4以上截瘫,肌力≤2级。第3款重度非肢体瘫运动障碍。第4款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C.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第9款双下肢及一上肢严重瘢痕畸形,活动功能丧失。第1款精神病性症状,经系统治疗1年后仍表现为危险或冲动行为者。第2款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
2024-12-04
被告王某认为其驾驶的货车已经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对原告的实际损失应当先由被告保险公司先承担赔偿责任,超过或不足部分再由其承担赔偿责任。被告保险公司辩称,由于本案的被告王某驾驶与驾照不符的车辆,因属无证驾驶,根据交强险保险条款的约定,保险公司不应承
2024-12-02
从发放受理通知书到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整个过程在45天内完成。由上述部门移交或委托北京医学会组织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再次鉴定的费用为3500元,仍由申请方预付。
2024-11-30
当事人申请回避,是指医患双方当事人认为专家鉴定组成员有回避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向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提出申请,要求有关人员回避,也就是说申请回避是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在案件的诉讼中,需要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医疗
2024-11-29
据案情及病历,救护站抢救措施基本符合抢救原则,与高*彦的死亡无因果关系。淮安市清河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救护站在施救原告丈夫高*彦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的抢救措施符合抢救规范要求,并无不当,故不应承担民事责任。在发现患者出现死亡征兆时,虽向病人家属说明
2024-11-29
1)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2)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2cm2;3)全身瘢痕面积
2024-11-28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或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2024-11-28
按照司法鉴定规则的要求,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当要求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
2024-11-28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