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9月14日下午3点,市区某医院门前发生一起医患纠纷,原因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突然死亡。而医院方面称,患者入院时诊断明确,诊治经过符合医疗操作规程,患者死亡系突发心脏病意外死亡。医患双方要求市“医调委”工作人员前往医院调解。9月14日上午8点20分左右,董某做完B超
2020-07-21
40岁的老邱,是四川达州人。2005年3月,在三水区一家五金厂打工的老邱被人打伤左腿膝盖,送到三水区人民医院治疗。对于手术经过,老邱记忆犹新:“主治医生是骨科主任叶-茂,叶-茂当时说我的手术非常成功,膝盖里被嵌入了一根钢钉”。七八个月后,老邱到医院做了取钉的
2020-07-21
2005年1月2日,张某因阴道见红5小时,于早上8时50分住产科。1月2日下午4时40分,张某分娩出女儿。次日上午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晚9时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先心呼衰”。1月4日,张某向宁波市卫生局医政处申请对女儿死因进行病理解剖。经查,新生儿死因为两肺重度
2020-07-21
合肥民兵路上,有他开的“百姓人社区诊所”,隔间的床上,正躺着一个人,一个死人,是他治死的!在这之前,黄*龙喜欢跟朋友说自己是个医生。确实,5年来,在民兵路居民的眼中,白大褂、听诊器、处方单后面的黄*龙能让他们信任。就在半个小时前,当李*富放大的瞳孔出现在
2020-07-21
当天,梅某被羁押,于2003年9月20日取保候审期间潜逃。在产妇被送医院抢救期间,江某逃跑,于今年4月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法院审理查明,梅某和江某均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且均无行医资格证。日前,东莞市人民法院以非法行医罪分别判处梅某和江某有期徒刑十年。
2020-07-21
经江西儿童医院确诊,刘某右侧睾丸严重萎缩,确认是医院诊治有错所致。今年8月,刘某父母以刘-彪的名义将遂川某医院告上法庭。案件审理中,吉安市医学会鉴定,该医疗行为属于三级丁等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结论为刘某构成九级伤残。法院审理后认为,医院由于手术不当误伤刘
2020-07-21
但在分娩时,随着宫缩,胎儿进入产道,脐带拉直、绷紧,缢勒胎儿颈部导致其死亡。因此必须对胎死宫内的性质进行严格界定,客观公正的区分医源性因素与非医源性因素,特别是对临产胎儿的死亡原因分析。为弄清胎儿死亡原因,医院建议对胎儿进行尸体解剖并进行医疗事故技术
2020-07-21
卫生部通报称,2005年9月28日,一名患者称在德惠市人民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但该供血者曾于2003年1月-2004年7月期间在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有偿供血15次,接受其血液的受血者共有25人,25人中有6人于调查前死亡;18人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人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2020-07-21
2000年1月1日,刘某在谯城区五马卫生院临产住院,因怀有双胞胎难产,五马卫生院为刘某进行剖腹取胎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因大出血,五马卫生院在抢救过程中,在未经抗-HIV检测的情况下,直接从卖血者身上抽出血液输入刘某体内。2001年刘某被查出患上丙肝,2001年6月,五马
2020-07-21
孙某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右腿比左腿短4厘米。2002年3月5日,孙某为医治两腿长短不一,就诊于颍上县慎城医院,该院为孙某进行了入院病例检查。同日,孙某预交医疗费2000元。3月6日晚至3月7日2时30分,慎城医院为孙某行右股骨延长及右跟腱延长术,并于当日手术后向孙某
2020-07-21
1965年6月至9月之间出生在某产院的婴儿以及转入该产院的早产儿出院后,在接受负责管理监督该产院的保分健所从当年10月至1966年4月的连续检诊中,共发现上述婴儿中有29名受到结核感染,其中有1名死于肺炎,死后从其胃液培养中发现了结核杆菌。
2020-07-21
在庭审中,原告方称,马老太太的儿子李某患中度肝硬化在兴城市人民医院住院10天。2004年10月8日凌晨,家人用兴城市医院120救护车将其转院到北京。救护车上随行的孙*生是李某在兴城市人民医院治病时的主治医生。5时50分,高速公路抢险救护站将氧气送到,但患者李某已经停
2020-07-21
术后,王某出现血尿、尿频等症状。2003年11月14日王某在永丰县中医院进行膀胱镜检查,经检查诊断认为膀胱裂伤为丝线缝合.2004年2月24日王某在永丰县中医院进行手术,拆除原丝线。事后双方未能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王某向法院起诉,在诉讼中,经吉安市医学会对王某医疗事故
2020-07-21
2002年10月2日上午10时,柴某陪同妻子梅某到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就诊,医院诊断出梅某所患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需住院治疗。10月6日下午3时许,梅某的病情变化加剧,几名医生开始抢救,却因医院拿钥匙的人没有上班,找不到抢救器械,柴某只能给妻子梅某做人工呼吸,
2020-07-21
婴儿出生后3小时被转入北京儿童医院,被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等。2005年3月该男婴因抽搐再次入北京儿童医院治疗,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随后,患儿多次住院治疗,前后共住院138天,花费医药费近5万元。患儿的父母以接
2020-07-21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严重住院仅14小时便离奇死亡。患方指控医方未进行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起诉法院。律师根据医方提供的资料分析,医方存在多项医疗过错,包括未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进行规范治疗、未履行告知义务等。经治医生的医疗过错与患者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