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的撤销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赠与人及其他撤销权人在合同有效成立后有权行使的一种权利,目的是使合同失效。撤销权一般可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两种。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不再履行赠与行为。我国《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该规定。
根据第194条和第195条的规定,撤销赠与的权利人可以要求受赠人返还赠与的财产。而赠与人的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的情况下,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是指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赠与人或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有权行使撤销权,从而撤销赠与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92条的规定,当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根据该条款,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此外,如果受赠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撤销权。
1. 附条件赠与合同
附条件赠与合同是指当事人对赠与行为设定一定的条件,将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赠与行为的效力发生或消灭的前提。在附条件的赠与中,条件的成就与否关系到赠与合同的效力。
2. 附义务赠与合同与目的性赠与合同
附义务赠与合同与目的性赠与合同的区别在于,附义务赠与合同要求受赠方承担一定的给付义务,如果受赠方不履行义务,赠与人可以要求其履行或请求撤销赠与。而目的性赠与合同中,受赠方的行为并不涉及给付义务,当受赠方拒绝接受时,赠与人只能要求受赠方返还不当得利。
附期限赠与合同是指当事人为赠与行为设定一定的期限,将期限的到来作为赠与行为的效力发生或消灭的前提。在附期限的赠与中,期限的到来与否关系到赠与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撤销可以通过向当事人提出申请或请求法院变更或撤销来实现。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以下合同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当合同订立时存在重大误解,导致当事人对合同内容产生误解,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
当合同在订立时显失公平,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请求变更合同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能撤销合同。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问题。商家承诺的赠品是购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商家需按约定提供赠品并保证质量。如赠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承担“三包”责任。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商家的赠品行为是附条件赠与行为,如商场违约需承担侵权责任。
合同公章和法人章的重叠问题,涉及合同生效条件和当事人的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在依法成立时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附条件。当事人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合同效力,需遵守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约定问题。一些用人单位随意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导致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权益无法真正得到保护。为此,《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终止进行调整,取消约定终止条件的规定,新增了法定终止情形,并规定了附条件的合同的效力。当事人不应以自己的行为阻止
甲乙双方在酒店客户托管项目上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开发项目和范围、合作期限、合作方式、利润分配、免责条款、违约责任、终止通告、保密条款、透明化及其他未尽事宜的协商。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XX份,甲乙双方各持XX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