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金是指国土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时所收取的费用,用于购买土地使用权。在使用期满后,土地使用者需要按照规定续交土地出让金。对于通过划拨等方式获得土地的使用者,如果在后期进行有偿转让、出租或抵押等行为,也需要按照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
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和用途决定了土地出让金的差异。对于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的土地,土地出让金通常以拿地价格计算。而对于经济适用房、已购公房等特殊产权房屋,土地出让金类似于一种“税费”。
对于已购公房,购买价格分为两种,即成本价和标准价,其中标准价较成本价更低。各城市城区的成本价统一为1560元/平米,郊区统一为1290元/平米。
如果购房时按照成本价计算,再次交易时需要补交的土地出让金计算公式如下:
土地出让金 = 当年成本价 × 建筑面积 × 1%
如果购房时按照标准价计算,需要先向单位补交土地出让金,然后将其转换为成本价后再向主管部门缴纳土地出让金。
向单位缴纳的部分 = 当年成本价 × 建筑面积 × 6%(卖方承担)
向主管部门缴纳的土地出让金 = 当年成本价 × 建筑面积 × 1%(买方承担)
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出让金计算方式如下:
补交土地出让金 = 计税价格 × 3%
备注:计税价格取网签价和过户指导价中的最高值。
经济适用房包括回迁房、还建房、安居工程房屋以及按照经济适用房管理的其他房屋。
土地出让合同遗失的处理方法,包括合同遗失后如何补办和作废,以及土地出让合同的履行要求和解除情况。对于遗失合同的情况,需携带相关证明文件去国土局查询并补办或重新签订合同,同时在媒体上登报申明原合同作废。在履行过程中,需遵循动工开发期限、土地利用条件和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法律依据,包括转让条件、征地的费用支付、土地补偿费分配以及农户转让承包行为的有效性等。承包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而征收集体土地需支付多项费用以保障农民权益。此外,不同地区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方式也有所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承包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获得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利,包括使用、收益等权利,并可依法互换、转让、流转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的生效及转让程序需要经过提出申请、审核、登记、评估、信息发布、自愿协商、签订合同等步
拆迁安置房过户中的土地出让金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土地出让金的计算公式,交易时间规定及其对指导价格的异议处理方式。产权人需按原购房和出售价格价差的70%补交土地收益,如出售价格低于指导价格,则按指导价格计算。对指导价格有异议可委托评估。